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七彩假期”乡村支教之旅
◇土木工程学院沃土志愿服务队“七彩支教”情暖童心暑期社会实践团 刘睿
文章字数:1,379

  2025年7月初,伴随着夏日的第一声蝉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作为队员参与其中。这段时光于我而言,远非一次简单的暑期经历,而是一次了解社会的深刻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能力的淬炼。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强调通过资源倾斜与精准帮扶推动教育公平。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25年7月14日深入鄠邑区上草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活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蓄力启程,以行动诠释奋进。在出发实践前,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周密而细致的开课准备工作,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满足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前期调研总结、中期作业辅导及授课教学三个部分。前期我们主要围绕孩子兴趣爱好、家长对支教活动形式的期待、孩子安全教育接受程度和网络诈骗宣传力度等方面,面向125名家长与孩子展开调研,并且依据调研结果实时修改上课方式。
  筑梦未来,以知识勾勒奋进。在支教实践中,我们以创意手工为载体,将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多元主题融入生动课堂。孩子们用五彩橡皮泥构筑心中的“安全屋”,在揉捏塑形中理解逃生通道与消防设施的意义;以红黄彩纸自制五星红旗,指尖翻飞间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彩绘人生”画布,用斑斓颜料描绘对未来最纯真的期许;更有趣味科学实验、情景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寓教于乐的实践课程,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自然传递。当橡皮泥变成防火砖墙,当彩纸化作飘扬的国旗,当画笔勾勒出梦想的形状,奋进的种子已随着童真的创造力悄然生根。
  匠心塑梦,以传承书写奋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7月25日的主题教育课程“指尖上的中国建筑”。小朋友们都领会到了不同时期建筑的特色与价值。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尽管教室中的电风扇在奋力运转,汗水依旧浸透了孩子们后背,但我依然能够看到志愿者和小朋友小心翼翼地用橡皮泥来努力构造中国建筑,甚至能感受到他们从橡皮泥制成的砖瓦之间学到的建筑背后的时代特点。
  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我看到的不仅是天坛的穹顶、长城的砖瓦,更是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奋进精神,纵使条件艰苦,依然心怀锦绣;哪怕环境简陋,始终志存高远。孩子们指尖跃动的不只是彩泥,更是将五千年文明具象化的文化自信;志愿者们额角滑落的不只是汗珠,更是浇灌未来的甘泉。看着孩子们的作品,那一刻,我意识到,奋进,从来不需要多大的舞台,就像传承,纵然口口相传,却从不失真。
  筑安于基,以匠心镌刻奋进。安全无小事,几处砖瓦房和二楼“自建房”,加上屋檐上杂乱的电线,折射出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这更让我意识到了青年所背负的使命。我漫步在乡村的田间,当标准的几何图形遇上起伏的田野,就如我在课本里看到的建筑,虽然模型工整规范,但我在乡村看到的建筑,就像是从未被翻阅的另一种答案。但它却时刻提醒我,土木工程的发展,不只发生在实验室精密的仪器上,伴随着的还应该有田间地头的需求。而这,正是土木人最该奋进与深耕的土壤。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或许无法改变一切,但我始终相信,我们的知识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愿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能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缕微风,推动改变的发生。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