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安德学院:培养服务于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熊仲明
文章字数:1,610

学院情况概述

  作为西北地区首家具有本科与研究生培养层次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德学院依托我校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与南澳大学建筑管理、土木、软件工程等优势专业强强联合,设立土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硕士专业,所有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院开创性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学生可自主选择“2+2”或“4+0”培养模式。2025年学院积极与外方沟通,拟设立“3+2”本硕培养模式,实现学分互认、课程贯通,毕业后可同时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及南澳大学硕士学位。同时,学院正在积极筹划调整硕士专业,新增博士专业,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价值塑造与专业教育融合。为推动中国特色价值引领在国际化教育中的深度内化,以安德学院长期坚守主责主业构建的“思政融通-专业渗透-文化共鸣”育人机制为手段,以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主线,围绕“联合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四级沟通机制,强化思政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中的全链条覆盖。打造抓学风、促发展、增见识、拓视野的四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全局视野与创新思维。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使价值塑造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化学反应。
  智慧教学范式创新。打造“ M OO C+SPO 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体系,建成多门专业数字化课程。近三年建设国家级在线课程2项,建设省级、校级教改项目10项,与南澳大学联合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课教师斩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桂冠,主持或参与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省部级教改项目、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
  全球胜任力培养。依托“时政讲堂、专业讲堂、国际讲堂”拓展全球治理认知,邀请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袁南生等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具备中国价值阐释力和大国担当。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等国际赛事,近3年来荣获国际级奖项14人次、国家级奖项113人次、省部级奖项246人次。2023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际赛道国家级铜奖一项,实现学校在该赛道上的突破。

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依托中澳两校资源优势,以“国际化+应用型”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升学通道、就业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构建“国内-国际”双轨贯通的成长路径,助力学生实现国内外名校深造或国际化企业就业的双重目标。2024年学院深造率为60.2%。36人推免或考研至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116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QS全球第8)、伦敦大学学院(QS全球第8)等世界百强名校深造。就业质量同步提升,多人签约中建国际、国家电网、美的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办学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人才培养质量

  办学八年来,安德学院始终坚守质量生命线,连续两年获评“陕西省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荣誉称号,2022年通过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土木工程专业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202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延期评审。学院执行院长熊仲明教授获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杰出贡献奖”。校党委书记朱晓渭为安德学院颁发了“卓越贡献奖”,原校长王树声教授在第四届全国建筑类高校校长论坛上称赞安德师生通过实际行动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上竖起了“安德标杆”,为深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南澳大学两校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提出了“开放创造奇迹,奋斗成就未来”的安德精神。面向未来,学院将紧抓南澳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合并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贡献国际智慧与力量,为教育强国建设培育更多既具家国情怀、又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工程领军人才,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续写辉煌。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