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管理学院:数智化转型打造“管理特色”模块
◇兰 峰
文章字数:2,015

学院历史沿革

  管理学院专业教育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设置建筑工业经济与组织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前身)的两所高校之一。1980年成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 EM)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5个本科专业。自成立以来,学院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立足西部、筑强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建设优势

  近七十年的办学历史,管理学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与学术传统,现已形成从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完整的学科体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优势学科,在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30%。
  管理学院开设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自1999年首次参加国家专业评估以来,连续五次以优秀等级通过评估。2019年,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5年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院注重课程体系数智化转型,现已形成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工程管理为特色,以信息技术、会计、工商管理等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发展前景展望

  面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等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管理科学学科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复杂化、融合化转变,管理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区域重大需求,依托学校的学术底蕴和优势,紧密融合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绿色宜居城乡营建管理、复杂社会系统与空间治理、智能管理决策与优化、技术创新与数智化管理等前沿方向持续推进“智能+、绿色+、健康+、国际+”的“四+”转型路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重大科研突破

  近年来,管理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百余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Cities》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50余项,出版专著10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突破一:瞄准重大工程难题,推进西部地区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参与陕西、新疆等地区10余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合作完成西气东输工程管道智能风险管理研究以及大数据存储、利用与安全管控产品的开发,为数字化安全提供支持。
  突破二: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探索住房租购并举“陕西模式”、住房改革“陕西方案”,完成10余部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百余项重大咨询课题。主持完成的《西安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西安市获得了24亿元财政补助资金。研究基地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高度评价为“陕西省内住房发展领域最具权威、最高水平的高端咨政智库”。
  突破三:创新绿色宜居村镇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助力西部村镇振兴发展。
  1篇提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央一级内部刊物《经济要参》采纳,10余篇提案获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并作为示范加以推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构筑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组成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筑基、赋能、圆梦”三大育人工程,为培养“宽视野、厚基础、懂技术、会管理、强实践、善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交叉、综合性”学术型人才夯实根基。学生群体中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钢铁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钢铁行业优秀共青团员、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陕西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学生团干部组”一等奖等先进代表。学院积极承办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各级各类竞赛20余项,近年来900余名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我最喜爱的项目”等国家级竞赛奖项。

学生毕业去向

  学院秉持“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方位施策、全覆盖服务”的就业工作理念,制定“全员促就业”工作方案,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2%以上,近年来就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建筑交通、信息技术等行业,与中国建筑、中交集团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学院构建“筑基、赋能、圆梦”升学育人体系,低年级通过提升课程质量、四级专项辅导、学业导师制度等举措夯实学业根基,高年级通过开展“院校规划、课程指导、全真模拟、复试特训、暖心陪伴”升学服务系列活动提升学习质量。升学质量和深造率显著提升,一大批毕业生进入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2024年升学率达35.14%。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