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在建大的求学历程,我从安德学院中外联合办学土壤出发,到融入学校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天地,我看到学校学者让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国门,我们身边的老师承揽国际重大工程建设,几代建大学人在世界建筑科技创新、美好人居环境建设中结出累累硕果,这些都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学校建筑科技学科链群的国际影响力。三年求学生涯,让我拥有了一张闪着国际化色彩的“建大名片”,它将成为我开拓未来的重要力量。
这张名片,让我在国际化教学体系中成长。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中外双导师制”课程体系,中外教授们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扩展了全新的科研思维,师生之间平等友爱的互动,呈现出了这所百年学府面向未来与人文关怀交织的动人图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可以持续接触到国际工程案例与项目实践,这让我们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始终将眼光投向世界工程界的趋势与挑战,正因如此,我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本土情怀与国际化的互动中持续精进。
这张名片,让我在国际联合培养中遨游。研二期间,我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学习深造。在那里,全新的文化氛围和教学模式让我感受到学术世界的丰富多彩,接触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前沿的科研思维与工程标准。课题研究时,为了优化建筑结构的低碳性能,我们融合中外数据资源,反复验证模型精度;跨国设计项目中,我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们共同构思蓝图,探讨可持续城市的未来方案。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跨文化协作能力,拓展了我的思想格局,我带着建大赋予我的扎实根基与全球视野不断成长。
这张名片,让我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加宽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即将走向不同的未来,有的人在学术之路上迸发灵感,有的人用专业技能拓展产业边界,有的人赶赴基层发光发热……不论我们未来走向何方,请一定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握紧“建大名片”,带着母校赋予的力量,在逆境中奋起,在细微处深耕,在无人境开路,用自信自立、开放包容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同学们,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面向世界、勇于开拓的精神早已融入建大人的血脉。让我们全体毕业生铭记“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以奋斗为笔,以梦想为卷,在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努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串联传统与现代的时代栋梁,续写建大的荣光,不负伟大时代,无愧滚烫青春!最后,衷心祝愿母校事业蒸蒸日上永铸辉煌!祝愿老师们桃李芬芳、幸福安康!祝愿每一位同学心怀梦想,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