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提升境界 强化能力
—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高校中层领导干部

◇李洪胜(后勤服务中心)

  新年伊始,学校党委高规格举办了新任处级干部提升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自1月18日至21日,历经7场报告、1次保密案例教育、1次集体廉政谈话、4项实务串讲,我作为一名学员,留下了59页笔记,留下了12册参考书目,也留下了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
  通过本次培训,联系个人成长经历,我领悟到,同为领导干部,境界有高低,格局有大小,视野有宽窄,能力有强弱,所以提升境界、打开格局、拓宽视野、强化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具有自觉的岗位意识、敏锐的身份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突出的效率意识、真诚的团队意识、强烈的学习意识:
  自觉的岗位意识——“看山是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常被用来形容中国画的三重境界。作为中层干部,履职之初,要能够看山是山,对岗位职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履职之中,要能够看山不是山,善于站上高度看问题、不同角度看问题;履职熟练后,要能够回归到看山还是山的平和心态,达到履险如夷的沉稳状态。
  敏锐的身份意识——“稳如泰山”。作为中层干部,上面有领导看着,下面有群众盯着,往往会受到比较多的关注。面对上级的期望,中层干部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面对下级的期待、群众的期盼,中层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坦荡。一方面,言行举止,要注意身份;廉洁自律,要牢记身份。另一方面,带领下级干工作,要“忘记”身份,和大家一起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面对荣誉利益,要“舍弃”身份,决不能与民争利、好事占尽。
  高度的责任意识——“军令如山”。中层干部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官”,当“官”必担责、无责不当“官”。这个“ 责”,一方面是向上尽责,另一方面是对下负责。中层干部身处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关键环节,对于上级交办的工作,一定要不折不扣完成,对于交办给下级的工作,一定要亲力亲为跟进。决不能当“二传手”,更不能去“踢皮球”,要始终做到军令如山、令行禁止。
  突出的效率意识——“滚石上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滚石上山,更见其难。退舟尚能再进,落石可能伤人。所以中层干部干工作像滚石上山更甚于像逆水行舟。滚石上山需要一鼓作气,甚至需要争分夺秒,一旦既定的时间里不到达山顶,很可能会前功尽弃,“兵败如山倒”。中层干部面对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就像在跟时间赛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丝毫不容懈怠、不容拖延,也丝毫不容讲客观、不容谈条件。
  真诚的团队意识——“积石成山”。正所谓独木不成林,一块石头也成不了高山。中层干部无论正职还是副职,都是领导班子的一员,相互之间也许有职位区别、责任区分,但是面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既不能搞团团伙伙一团和气,也不能搞明争暗斗乌烟瘴气。要始终把团结放在第一位,把团队放在第一位,打造一个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奔向目标的雁阵式团队。
  强烈的学习意识——“山外有山”。中层干部处于执行决策、推动工作的关键节点,基本的理论要学,形势的变化要学,决策的要点要学,工作的规律要学,特别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的理念、优秀的经验更要学。这也是我个人参加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世情、国情瞬息万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AI技术突飞猛进,DeepSeek横空出世,给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岗位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高等教育处于社会发展时代更迭的前沿,更加需要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勇于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创新思维体系,融汇理论体系,健全工作体系。要学习OBE理念,更要学习SWOT方法。要学有所获,更要学以致用。
  培训虽已结束,但培训的内容却需要时时回味、久久体味。“百战之后再读书”,书要常读常新;读书之后为百战,战要战之能胜。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