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做一流教师,建一流大学
——在教师节表彰暨新入职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朱晓渭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彰先进典型,举行新入职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学校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新入职的76名青年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全国模范教师杨柳老师、“从教30年教师”代表周铁钢老师、获奖教师代表徐莹璐老师、新入职教师丁玉杰老师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讲经历、谈感悟,饱含对建大、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大家对做一名好老师决心坚定、信心满怀,我听了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学校广大教师是我们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改革发展的主体。在过去的一年里,全校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扎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是全校教师潜心育人、矢志创新、奋发有为的杰出代表,大家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建大教师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不甘人后、力争上游的意志品质,爱校建家、振兴建大的坚定决心。希望全校广大教师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共同肩负好新时代振兴建大的历史使命!
  今天是教师节表彰会,也是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会。各位老师加盟建大,大家对这所大学应该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当你来到建大,通过细细地品读建大,逐步融入建大,成为一名真正的建大人,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所积淀深、实力强、风气正、后劲足的好大学。我们学校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史和近70年的并校史,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建筑科技”学科链最全、最长的大学。多年来,学校坚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先后培养了包括14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成果和规划设计方案,为我国建筑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老师,同志们,“十四五”以来,我们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即秉持“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的基本思路,推行“强基础、强链群、强引擎、强团队”的“四强”发展战略,推进“智能+、绿色+、健康+、国际+”的“四+”转型路径,狠抓“文化铸魂、人才跃升、质量保障、科技攀登、民生幸福”的五大攻坚工程)。去年,我们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在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判断当前学校所处方位,分析面临形势、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办学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这个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实现“双一流”。我经常讲,进不了“双一流”,那我们就是二流。这是关系建大长远发展的大事,是几代建大人的共同期盼。我们退无可退,必须成功。学校要建设“双一流”,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对标一流,争创一流。我在今年暑期党政工研讨会上讲过,一流大学要有与之匹配的一流治理。同样,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争做一流教师,大家要有这样的志气、底气和勇气。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广大教师要志存高远,不能仅满足于当“教书匠”,要做就要做“大先生”。以刘加平院士为代表的建大三代学人,立志盖出“靠太阳就能取暖”的房子;我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陈绍蕃教授,毕生致力于建立中国自己的钢结构设计规范标准。每一个老师要有这样的价值追求,立志做大学问、探索科学原理、造福国家人民,在名利面前选择正确的道路,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信念坚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胸怀“两个大局”,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始终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站稳立场、把好方向。要对党忠诚,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我们培养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是那种长着中国脸、吃着中国饭、却砸我们自己锅的人。广大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学术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教师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我经常讲,我们建大地处西部,一怕眼界不宽,看不到前沿;二怕本领不强,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理论、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大家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社会走在了大学前面,很多原始创新、技术革新乃至基础理论创新,都发端于科研院所和企业,发端于生产实践一线,这对大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去企业调研,有的企业也向我反映,我们一些课程比较陈旧,企业需要的,我们没教;我们教的,人家不需要。广大教师要做一流学问,培养一流的学生,产出一流的成果,必须要有一流的学术视野,最关键的是要走出去,“跳出建大看建大”“爬到圭峰山顶看建大”。我们要大力实施教师“走出去”学习提升计划,组织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行业龙头企业、生产科研一线、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去学习取经,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站在前沿,抓住关键,赢得先机。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学校的生命线。广大青年教师一定要苦练教学内功,在讲台上站得住,站得稳,站得好。今年学校获得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的两位老师,都是经过多年实践积累、持续探索提升,练就了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全国舞台绽放出了耀眼光芒。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现在来看,一桶水也是不够的,必须得有一泉活水。当前,知识更新空前加快,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的强烈意识,想上好课是不可能的。大家要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有人说,教学是个体力活,更是个良心活。上好课,靠的不仅是学识、能力,还有责任和情怀。作为教师,要有“课大于天”的责任心,敬畏职业,敬畏课堂。要关心关爱学生,不断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针对不同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今年以来,学校出台了“三百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支持培育100名名师,建设100门课程、100本教材,大家要抓住机会,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履行好教书育人的第一职责。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科研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研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做一流的科研,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攻坚克难,做有用的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校王磊教授带领的膜分离技术团队,近年来勇闯青藏高原“无人区”,解决了从盐湖卤水中提取贵金属的关键技术问题,使锂的提取成本大幅下降,成为国内唯一完成“盐湖提锂”全链条研究工作的团队。陈延信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出高硫铝土矿焙烧提质技术,攻克我国氧化铝工业“卡脖子”难题,使大量长期沉寂的低品质“呆矿”变为了“金矿”。当前,科技前沿探索向极宏观、极微观、极端条件不断深入,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广大教师要面向未来建筑科技发展,勇于在地下空间、海洋强国、太空基建等领域积极探索,提出顶尖问题,肯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前沿与高峰进军。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师德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一流的师德风范,既是大学的精神高度,也是一所大学和教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学校通过完善制度和示范引领,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先进典型,成为建大师生心中大写的光辉榜样。陈绍蕃先生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所留书籍全部捐赠给学校,捐赠5万元给图书馆,还将公积金10万元以及去世后的所有稿费捐赠,成立了陈绍蕃教育基金,资助众多学子,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最后一份光和热。93岁的潘鼎坤教授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讲授传统诗词,他说“我们做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感动了无数人,大家要学习这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崇德修身、严以律己,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建树一流的师德风范,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篇论文,做好每一个课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样。
  做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身心素质。毛主席讲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各位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一种追求,注重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心素质,为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作出示范。建大有着深厚的体育传统,并校之初,干部教师带头走上操场,整个校园热火朝天,不少师生达到了国家运动员体质标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为学校颁授了“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的锦旗。这个光荣传统不能丢,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要为教师开展锻炼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各级工会要多组织教师欢迎度高、趣味性强、覆盖面广的文体活动。各学院要关心关注教师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惑,加强心理疏导,化解思想焦虑,共同提升教师身心健康水平,让大家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来。
  各位老师,同志们,一代代建大人爱校荣校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建大最根本的优势。我们深知,在当前资源相当有限的条件下办大学、育人才,之所以还取得了一些成绩,靠的就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靠的就是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担当奉献。今年,学校首次实行了“暑期工作模式”,就是在引导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保持奋斗姿态,切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一步一个脚印,把学校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图景。学校与每位教师荣辱与共,建大的振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担当和奉献,建大发展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希望大家爱校如家、紧密团结,围绕我们的既定目标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在服务奉献中体现价值,成就自我。
  大学之发展,根本在学术;学术之发展,根本在教师。全校上下要积极营造崇尚学术、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为教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切实增强作为建大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希望广大教师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涵养品德、崇尚学术、苦练内功、砥砺奋进,争做一流教师,为学校实现“双一流”目标、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