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聚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佩
文章字数:1,811
  二级学院作为大学办学体系的“神经末梢”与“动力之源”,作用关键、责任重大。作为学院党委,如何让党的教育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如何将学校决策部署转化为学院的生动实践?如何为师生构筑起更为广阔的舞台?这既是办学治院的主责主线,也是全体同仁的共同担当。
  今天,很荣幸能代表资源党委进行交流学习,我将汇报一个思考、三项做法和两点体会。
  一、思考
  60余载筚路蓝缕、浴火重生的资源学院,对“求生为存、求进为续”是有深刻认识和真切体会的。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资源能源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立足这一历史方位,我们资源人必须把握好“时与势”和“作与为”,即:如何抢抓机遇,拓展办学层级;如何深耕特色,服务国家需求;如何强化作为,赢得发展先机。这承载着时代重任,蕴藏着跃升契机,更昭示着破局之路!
  二、做法
  对尚处于成长发育期的资源学院而言,迅速补齐短板弱项、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事关学院存续、师生未来。因此,学院党委重点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命题谋划铺展工作。
  一是想清楚什么是高质量党建,弄明白什么是资源学院高质量发展。我们以“政治清、思想正、组织强、作风实、纪律严、制度明”为着力点,初步构建了资源学院高质量党建框架体系,明确了目标方向。对标学科专业评估、“双一流”建设等指标,用6个高质量、20余项建设任务以及近百个指标描绘了学院发展愿景。与此同时,结合党建“双创”“11445”示范学院建设、人才强校年,在党建思政、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等领域陆续实施质量内涵提升工程,激活组织内生动力与师生活力。
  二是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路径,以“五维融合”机制将高质量党建产生的优势转化为学院发展胜势。
  强化理念融合:厘清党建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业务中加强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确保党的领导具象化、实效化。
  统筹人员融合:通过党政交叉任职、贯通培养、多维考核,锻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善作善成的骨干队伍。
  推动机制融合: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落实、同考评,发挥协同联动效应。
  拓展载体融合:将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培优建强“双带头人”、创新“党建+”模式,全面激发战斗堡垒与先锋力量。
  深化目标融合:锚定高水平办学目标,将党的建设具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务实举措,为实现办学目标注入恒久动力。
  三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严紧细实的优良作风和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解题破局。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挑战时,1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形成的引领力、感召力,13个支部316名党员同志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1400余名师生的行动力、创造力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和最强底气。
  班子层面:按职责分工建立责任清单、业绩清单、作风纪律负面清单,以责任明担当,以业绩看成效,以纪律筑底线,促进班子成员善谋事、敢干事、能成事。
  干部层面:大胆启用学术潜力强、有公心、肯奉献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干部队伍,在大事要事中历练本领,在攻坚一线上淬炼担当。
  师生层面:实施“培源”计划人才培育项目,推行草堂校区晚自习全员值班,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点滴,打造知识共建、情感共鸣、价值共塑、友爱共荣的师生命运共同体。
  三、体会
  1.党建也是发展力
  党的建设绝非是抽象的口号、空泛的概念、表面的文章,其伟力深植于学院办学方向把握和精神文化引领中,贯穿于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中,融汇于育人质量提升和师生价值塑造中,彰显于学院宏观战略规划和细微工作落实中。兄弟院系的成功经验和我们的实践探索反复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党建强则人心聚,人心聚则行动齐,行动齐则事业兴。党建如春风化雨滋养办学根基,于无声处铸就起事业发展的坚实脊梁。
  2.师生力量无穷大
  回顾资源学院六年多的创业史,难不难?挺难。苦不苦?也很苦。但是当看到博士点获批、国家级人才突破、科研成果倍增、升学深造连创新高这一系列成绩时,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这是全院师生用年复一年的执着坚守、日复一日的全情付出拼出来的、闯出来的、干出来的,全院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每一份赤诚、每一点努力、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必将汇聚成学院发展的磅礴力量,冲破关隘,奔流向海。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资源学院追求卓越的奋斗道路上,有过徘徊、有过犹豫,但从不孤单。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兄弟院系的携手同行,都让我们步履坚定,斗志昂扬。山河为证,星海映辉,资源人定会心怀感恩,勇毅前行,为决战决胜“双一流”、赓续建大荣光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