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一场向死而生的救赎之旅
◇卢麦嘉(公管学院)

《摆渡人》
【英】克莱儿·麦克福尔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摆渡人,作为荒原上的引路人,摆渡的是死亡的灵魂,他们引导已死之人的灵魂免受恶魔的猎捕,重新踏上寻找生机的旅途,前往未知的目的地。
  崔斯坦就是其中一位摆渡人,摆渡是他终生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顺利将灵魂带往目的地,他通过了解已死之人的内心世界,不得不变作他们可信赖之人进行引领。或许这时候的他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利用与玩弄他人最珍贵的记忆,但这恰恰又是善意的谎言,他不愿见证被摆渡者再次落入恶魔之手,不愿看到灵魂被恶魔撕扯而再次毁灭。他的工作无疑是伟大的,他失去了自我,但却摆渡了一个又一个不安的灵魂,他曾说:“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这不仅仅是他的使命,更是一种无私的责任。
  在他的摆渡中,既有成功渡过荒原达到目的地的,也有在过程中丧失生命的。而令他愧疚自责不已的是一个患癌症的小男孩,因他在送往过程中不幸绊了一跤而使小男孩落入恶魔的手掌从此失去了最后的生命。在他的职责中,摆渡人不免要直面大大小小的灵魂的死亡,有时候努力想拯救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是愧疚,更是无力,这与现实中医生与疾病的搏斗相似,在一次又一次的抢救患者中感受生命的脆弱以及自己的渺小,而在书中,作者则以摆渡人欲渡人却终究无法成功渡过所有人来展现死亡实际上距离我们很近,而同时面对死亡不仅需要他人摆渡,更需要极大的勇气自渡。文中的主人公迪伦外表看似懦弱胆小,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排挤,但她内心勇敢而坚强,不屈服现实,尽管前路更多的是迷茫与未知,但她有着顽强坚定的信念两次踏上危机四伏的荒原,只为寻找崔斯坦以及获得新生。
  迪伦是在去见父亲的途中因火车事故而死亡的,荒原的路是她心灵的映像,一路充满荆棘、泥沼、高山、黑河,同时还要面对恶魔的袭击。在崔斯坦的鼓励与帮助下,迪伦一步步穿过荒原来到了目的地。在这一艰辛的旅途中,也正是两人的相知相伴才突破重重围困。迪伦会无私地考虑崔斯坦作为摆渡人的感受与需要,会同情他的生活是永无止境的轮回,会考虑其中不乏自私的灵魂不值得他这么做;而崔斯坦会尽全力地保护迪伦不让她的灵魂命丧于此,哪怕遍体鳞伤也会坚定地与恶魔作斗争。他们在途中互相救赎,给予彼此心灵的慰藉,崔斯坦给予迪伦前行的动力与勇气,而他在渡迪伦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我的摆渡。
  迪伦与崔斯坦相互救赎,彼此关心,若说是什么给予迪伦坚定的信仰与非凡的勇气来战胜内心的恐惧,那么不仅仅是两人灵魂上的共鸣与陪伴,更多的是她对崔斯坦的爱。这份爱让她在成功达到彼岸后再次有勇气孑然一身穿过荒原,这份爱承载着炽热的情感与求生的渴望最终让他们回到人类世界。不可否认,这类感情是伟大的,又是无比动人的,是坚定的选择,更是双向奔赴的勇气,精神上的滋养与餍足能治愈一切经历的创伤与黑暗。而在浮躁的现实社会,感情很难纯粹,为了生活往往以利益衡量对他人的需求,而书中展现的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在迪伦第二次踏上荒原的旅途终究是自己完成的,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样的?生命的长河中会有家人、友人、爱人的陪伴,他们将为你提供支持与信念,但灵魂终究只能踽踽独行,这或许才是生命的本色,两个寒冬里的人可以相互依偎取暖,但是要冲破黑暗却是需要自身的信念与勇气,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完成这趟孤独的旅程。在书中,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摆渡人,每个人也都能成为他人的摆渡人,而最终,自我才是自我的摆渡人。应对生命中的荒原与逆境,要抱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坦然处之,这或许就是你心境的映射,直面它,才能战胜它。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