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做学生时,老师总告诫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讲。“认真听讲”这四个字在当时并未在意,只是潜意识中觉得要重视课堂,尊重师长。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才真正理解课堂对于学生和教学的重要性。专业知识的讲解、实践经验的传授、价值观念的输出,都在非常重要的三尺讲台。
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真切寄语青年学生:“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中国走强国之路,希望还在青年人身上,青年人的成长还在于学习,学习的最好环境还在课堂。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场合,老师重视,学生配合,才能构建起学生们健全的知识体系,让其掌握系统的专业技能,让其学以致用,在未来长期的发展中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老师言传身教,是助力官;教室琅琅书声,是试验田。想来,一位教师对教学肩负责任、充满激情,在课堂高度投入、精心组织,是必须的。
从教时间越长,对课堂教学的感触越深。有时会换位思考,学生喜欢什么形象、语言、思想的老师,会喜欢上课,参与互动?自己就试着在讲课时注重仪表、面带微笑、走进学生,且不失专业性地把课堂50分钟教学活动组织好。一开始为了当个好老师有些刻意,渐渐地这种做法成了我教师生涯的习惯和自觉,特别希望拉近师生距离,把更多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让他们成长。当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时、期末考试过关时、考研成绩理想时、毕业就业顺意时,我都深深地感到欣慰和高兴,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神圣和满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作为老师,讲好课是基本职责,爱学生、爱课堂可能才算是职业的提升。教师生涯已经走过大半,未来仍需不忘初心,立足课堂,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作者系管理学院会计系教师,获2015—2016学年、2019—2020学年优秀主讲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