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2005年的这个时候,我从西建大土木学院毕业,通过校招进入施工企业中建五局。我先后从事基层工作8年,在内蒙古、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挥洒青春与汗水,累计参与过12个项目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有了所谓第一次的职业成功。我31岁时调至五局河南公司担任第一责任人,在中原大地上一干又是7年,将一个困难重重的小公司,带领成为一个中建有名、行业有声的大公司,有人说这是我第二次职业胜利,在我心里,这是对母校最好的报答。去年下半年,我调离河南,开始在局总部履职,奋斗的人生又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
同学们,“大学之大,在大师”,河南农大校长张改平院士经常跟我聊这句话。是的,我们建大有大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奠基者陈绍蕃老先生,还有已经离开我们的老校长徐德龙院士,还有很多很多前辈,他们是我学生时代的榜样,也是我参加工作后的导师。他们的人生、品德、学问、思想等无不深刻影响着我,让我保持了坚持奋斗的本色,保持了为社会做点什么的追求。在我看来,大学之大,还应该包含大功、大才。建大一路走来,科研求精,育人求实,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学术贡献,培养了无数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自豪。同学们今天毕业了,但你们的人生永远镌刻了建大的烙印。没人能够忘记自己的母校,就像不能忘记自己的母亲一样。离开的学子都会牵挂母校,希望你们放下一切顾虑,常回家看看。
我是陕北土里走出来的,那里山是土的,路是土的,窑洞还是土的,似乎满世界都是泥土的颜色。因为考上了大学,我的世界开始有了其他色彩。建大包容了我的调皮,教给了我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怎么做人做事。让我一生受益的,还有我们建大优良的校风。为人诚实,是待人之道、立人之本,让我能很快融入任何一个团队;基础扎实,是做事之基、立业之基,让我能熟练起步,每次都快人一步;作风朴实,是为人之道、处世之妙,让我总能够很容易获得快乐和满足;工作踏实,是精业之源、成功之要,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超越之路。
同学们,如果大学是人生的预演和彩排,那么职场和社会才是真正的舞台。我相信大家都有梦想,即使是一块砖,砌到墙上也要好于铺到地上。作为学长,我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自省和体会。
第一句话是,绝大部分成功源于坚持。单位每年都会招聘很多人,用不了多久,其中会有很多人离开。我们观察了他们离开后的发展,鲜有成功者,而那些在单位里发展很好的,都是一直坚持的人。当然,我说的坚持,核心是做人做事方面的坚持。坚持一种良好的习惯,坚持把一件事做精,坚持一颗善良的心,坚持为他人付出着想,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几点坚持,就离成功更近。
第二句话是,新时代,格局最重要。八十年代,有一张大学文凭就能衣食无忧,智商很重要。九十年代以后,步子大一点,消息多一点,为人处世灵活一点,就能经商创业成功,情商很重要。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速降低,竞争充分,顶得住压力、受得了委屈的人能成功,所以逆商很重要。我要说的是,新时代,智商、情商、逆商都重要,但格局最重要。格局就是坚持为他人着想,不求回报地对社会和他人付出,就是正派做事、扬善利他,不断积聚个人的人格魅力,这是我们能够走得长远的底气和依仗。
第三句话是,攀比无济于事,坚持做好当下。每年校招的新同事入职,我都会和大家做个交流。我说过,“最初的工作,大都是为了生活”,通过奋斗来实现个人愿望,这并不可耻。另外,我认为“再好的职业规划,远不如坚持不懈的付出更重要”。比如我压根没有想过,今天能在这里参加大家的毕业典礼。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针对这一点,我跟新同事讲的结论是,“做优小事,德行天下”。
发言的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当你怀揣梦想或要改变现状,无私、善良、努力就是方向;当你身怀绝技或又天赐优良,踏实、忠厚、坚持就是方向。希望你们克服迷茫和压力,自信地迎接所有挑战,也祝愿你们好运。
(作者系我校土木工程专业2001级校友,中建五局副总经理,本文为在我校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