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永葆知识分子精神 做敢为人先的“勇敢者”
◇校长王树声

  今天我们为2021届4439名本科生和2196名研究生同学举办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这是我担任校长后第一次见证同学们的毕业典礼,非常高兴地看到你们顺利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征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2021届毕业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祝福!向所有为你们悉心指导、默默奉献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数年前,同学们怀揣求学求知的初心来到建大,美丽的校园留下了难忘的奋斗足迹和青春印记。同学们热爱建大、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支持母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通过自己的奋斗为母校赢得了荣誉,毫无疑问,2021届同学在建大校史上留下了精彩而光荣的一页!
  今天这个典礼既是庆祝同学们的毕业,也意味着同学们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这个大熔炉。几年来,大家学到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各种经验和能力,相信未来你们将会成为杰出的科学家、优秀的工程师、知名专家学者、治国栋梁、商海弄潮儿,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这是我毫不怀疑且无比坚信和热切期盼的。但今天这个庄严的时刻,我最想告诉同学们的是,经过几年的高等教育熏陶,你们已然是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了,无论你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决不能忘记知识分子的身份,要坚守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当今社会,也许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是一种显赫的身份,但它始终作为一种强大的民族基因灌注于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放眼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知识分子的风骨支撑起民族的脊梁,在文明传承、创新和进步的伟大洪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立德、立功、立言”,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已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深沉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知识分子精神意味着社会对你,你对自己在道德、责任、理性、良知和理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正是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我们的精神才能充盈于天地,心定而神笃,不惧艰难,义无反顾。未来未必是坦途,每个人都要经受世俗的侵染,但作为读书人,任何时候,决不能为了世俗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而泯灭良知,滑向堕落。我们建大学子要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建大儿女的历史使命。
  第二,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建大人的精神品格。今年是我们建大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纵观我们建大校史,就是一部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奋斗史、担当史、奉献史。从陈叔陶、刘鸿典、陈绍蕃等老一辈建大人筚路蓝缕、兴学育人;到徐德龙、刘加平等一代代建大人紧盯国家科技前沿和战略需求,奉献出一项项原创性、开拓性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再到青年一代建大学子中涌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梁西军、“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马娟等。他们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校风的真正内涵。希望同学们践行校训,弘扬校风,永葆建大人的精神品格,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母校赢得更大光荣!
  第三,希望同学们在新时代迸发出敢为人先的“勇敢者精神”。我们建大基因中不仅仅有“实”的本色,还有“勇”的气魄。无论是东北工学院的“急起直追”,还是西北工学院的“公诚勇毅”,或是苏南工专的“勤勇忠信”,都始终贯穿着敢为人先的勇者精神。西迁并校之初,首任校长甘一飞便指出:“我们绝对不会自满,我们永远要注视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当时全校上下形成了“争上游、学先进、赶先进,不断向先进看齐”的风气,教学、科研、文体活动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学术方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支援国家建设,名师云集,人才辈出;文体方面享誉全国,1958年贺龙元帅亲自为我校颁授“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的锦旗。
  我这里并不是想回顾校史,而是呼唤隐藏在我们建大人内心深处的“勇敢者精神”。今天的中国、今天的建大都需要这种“勇敢者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新时代召唤勇敢者,希望同学们焕发“勇敢者精神”,勇于担当、勇于奉献、勇于创新、勇于争先,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但你们并没有离开建大。你要知道,世界上有“两个建大”,一个是位于西安的母校建大,一个是祖国四面八方、世界五湖四海的校友撑起来的社会中的建大。凡你所在,皆为建大!两个建大心心相印,荣辱与共,母校建大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校友的成长,广大校友也无时无刻不期盼着母校建大的崛起!
  坚守在母校的建大儿女们,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学校追赶超越的攻坚战,瞄准国际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强化专业学科链群,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汇聚大学者、建立大团队,研究大学问,培养“大写的人”。我相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学术积淀深厚的历史名校,理应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做出开拓性和引领性的学术成就,理应为人民群众美好健康的人居环境提供先进的科技保障,理应为我国冶金、矿山和制造业的绿色循环发展贡献科学智慧,理应为中华文明的赓续和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学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大家既是追梦人,更是圆梦人。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望未来,到2035年,同学们将不到40岁,到本世纪中叶,你们正值壮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将在你们的见证下成为现实!同学们,伟大时代不会辜负你们,伟大民族不会辜负你们,你们也不要辜负了这伟大时代、伟大民族!
  同学们,老师们!再过几天,我们的党将迎来成立100周年华诞,在此,让我们共同祝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
  (本文为校长王树声在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有删节)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