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些小雨,我合上书,长舒一口气。
陈乏的倦意丝缕缕剥出体外,望望外面清冷的天色,方才读过的《细雨》竟恍然间如在眼前,不禁怔怔。
我想出去走走了。
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一面回想着这首清丽可人的小诗,一面撑着伞,我缓缓步行在这雨蒙蒙的春天里。
我极喜春日的清凉。冬寒去后,春风已来,这时的雨,便既无冬日的冷彻入骨,亦无秋日的萧索黯淡,而是以润意居多。看那些细若游丝的银线,若柳条般由风轻舞,又斜斜笼在一方草树青青之地,这般惬意的美景,无论何人评价,相信都是当得起感悟建大“清婉”二字的。
总算也能感受到“掠过我脸边”的凉意了。春风和雨相拂面,远山近树送我行。枫树的叶儿翠绿绿的,学府城暗色的檐角从缝隙里悄悄地探出来,又在轻轻的细雨里模糊了。春雨的美,正在于其俏皮的朦胧,不流于浮艳,不陈于老调。那份分寸刚好的清丽,绝非其他季节的雨日可与之相似的。
曾闻言曰春雨之“雅”,我不很赞同。若说春雨极“清”,那绝对是无人反驳的,即便是言“青”,那也是多了些春天的真正意味。但若单言“雅”,则多有不美。我眼中之春雨,绝非是只能被束之高阁的远观之物,它比之总是愈调皮些,愈娇憨些,愈有那么些良善的泥土味道。“春雨贵如油”,一年收成,这便与生活有着极近极近的距离了;“润物细无声”,一季风景,这便与泥土味道难以分割了;更别说“星呀星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这般调皮温婉的直接感触。仿佛是位及笄女子,逗弄着一缕青丝,正蹲着等种子发芽呢。
今天的雨,多时都是副轻柔软绵的样子,扶风而来,乘风而去,还时有忽地无雨的景况。南山数重,尽是青青,峻茂而生机盎然,得配这“星呀星”近丝似雾的雨帘,更是引人远眺,尤觉心旷神怡。
归径上,鸢尾花、八重樱、不知名的花种竞相开放,在雨中亦显出郁郁向春的昂扬姿态。紫色、红色、粉色、绿色,在雨中都被稀释淡化,变得融洽而调和,花浓柳绿,春意尽出。
抖了抖伞,再回望一眼留恋的春雨。我想,《细雨》中的意蕴便是如此。春日的美好,也莫过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