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教是手段 育是根本
◇詹美洲(材料学院)
  我1988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建材工作32年,1997年从事教师工作一直给土木学生讲授“土木工程材料”。回顾23年的教师生涯,本人认为“用心”和“爱心”是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作为教师,在讨论教育教学方法时,经常听到很多老师在抱怨“我都做了这么多工作,能想到的教学方法都用到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感兴趣等”。要解决此问题,先要解决学生需要什么,不是强压给学生的都是“要求”,要求太多了学生就会逆反,甚至是对立。为了满足学生要求,多年来在讲授“土木工程材料”时,大胆尝试着在剖析材料性能时融入“做人”“做事”和“能力”的道理,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读书不在于掌握知识,而在于明理——道不偏移;
  2.内容重于形式——“育”比“教”更重要;
  3.身教重于言教——身、口、意一致,学生信服;
  4.以德服人、惠泽天下——格局大;
  5.做事在于用心当下,时时切换频道——烦恼少,幸福感强;
  6.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教育是纯粹的。
  比如,讲解混凝土和易性时,先剖析混凝土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大流动性混凝土骨料分离出来,水自由流出,不能形成整体团队,混凝土泵送时很容易堵泵。其实在生活、工作团队中经常能见到类似于混凝土中水泥浆走了石子却不太动的现象,领导下个指令,大部分人都能严格执行,可总有一些像石子一样自大的人要“离析”出来,导致团队整体不和谐。另外,再通过穿插一些传统的小故事或中华文化的解读,给同学们讲清楚家庭、工作团队如何才能和谐的一些方法。
  总之,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将自信、自控、爱心和用心融为一体,将其展现给同学们,加之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知识点和做人做事文化讲清楚、讲明白,同学们就一定喜欢老师这个人,自然也就喜欢这门课,甚至能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系材料学院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所教师,获2009-2010学年、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优秀奖,2013-2014学年、2017-2018学年、2018-2019学年优秀主讲教师奖)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