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方寸之间见天地,鬓华虽改心依然
——从教30年心路随笔
◇周勇
  五月一天下午,雨后,当从工科楼三楼开完会路过冶金学院的旧楼时,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楼上看看,因为那是我职业起步时待过8年的地方。冶金楼改造后,我再没有去过。上到二楼,从半敞开的各办公室门里看到此处已改为学生实验用房时,我心里唯一的感叹是,印象中开敞明亮的办公室竟然如此狭小,一如我当年刚毕业漫步校园时心中的感受。那时的我难以想象,我就要大概率在这方寸之地度过我的一生。
  我刚毕业的20世纪90年代初,是一个全民下海,空气中弥漫着财富涌动的年代。我也曾困惑于因各种羁绊而要居于一隅,不能畅享时代的呼吸。那时的高校,也远非今日如此炙手可热。我记得当时冶金系的几位老领导开会的时候总说,行业发展起起落落,你们这些年轻人如果未来幸运的话,可能会遇到高校发展的蓬勃期。尽管如此,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甘充盈了职业发展早期的几年。我称得上是一个好的员工,我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我内心清楚地知道,工作上的投入仅仅源于我做事认真的本性和对工作的责任,虽然身在校园,但我的心不属于这里,我的未来不属于这里。
  然而,随后的经历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并不断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
  第一段经历来自我的学生。有年秋天,我感冒咳嗽,声音嘶哑。星期天的早上,一名学生忽然打来了电话,他怯怯地问:“老师,您现在有没有空?我想找您谈谈。”那是一个来自贫困山区的男孩子,孤僻而自卑,我能想象他能鼓起勇气打这个电话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拒绝的话到了嘴边我又咽了下去。
  从上午的10点到下午的2点,我们就在主楼后面的石阶上一直坐着,他谈他的苦闷、他与同学的隔膜、他的家庭、他的理想。我惊异地发现,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竟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他弱小的心里竟承担着他的年龄所不能承载的无助。尽管我的开导、劝慰无法给他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当他最后对我说“老师,谢谢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而后一身释然地走开时,望着他的背影,我的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为学生、也为我自己。尽管几个小时已使我的嗓子彻底失声,但我的心里竟充盈着一种被人信任的幸福的感觉。我忽然体会到,我个人一点微不足道的付出却能给学生如此大的影响。
  第二件触动来自我的同学。把“梦想仗剑走天涯”的许少年和高中班里最后一排角落几乎没有存在感的许巍挂起钩来,是我做教师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当印记统一时,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我在他的歌里有如此多的共情:当在日复一日枯燥、压抑的学习和面对高考的压力下,当在校园的最高处观赏少陵塬畔的一抹夕阳时,无数的小镇少年估计都有着同样的“像风一样自由”的渴望。我惊叹于如此少言寡语、在班级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学生也有如此丰富而激情的人生憧憬,我深深地震颤于每个看似普通平凡外表下的人们所具有的独特和波澜激荡的灵魂。
  这些早期的感受不断地影响着我对教师工作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因为理解与尊重,因为公平与宽容,因为引导与助力,因为责任与使命,这方寸之间大有天地。
  而今,这方寸间的校园我已走过了三十多年,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两点一线,从北院到南院,从南院到北院,往后延伸至草堂。但一路走过,再没有感到校园一隅的憋屈,反倒充满了充盈感,正如许巍的歌里所唱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因为做了教师,我体会到了每一刻成长的欢喜。它使我保持了旺盛的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使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从毕业到现在,从不会打字,到熟练使用电脑;从粉笔讲课,到使用幻灯片;从手工管理到系统操作;从普通教室到智慧教室;从网上购物到滴滴打车……在每一轮的新技术及新知识的获取上,因为处于校园,我拥有了最早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因为处于校园,我感恩自己能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
  因为做了教师,我体会到了人生诸多的潜能和力量,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在这方寸之地,一批批的学生来来往往,他们鲜活的青春、多样化的个性使我学会了理解和倾听、包容和尊重,从学生的成长成才中,欣喜着人生无尽的可能。
  因为做了教师,我享受到了象牙塔里的相对宁静。它使我能在喜欢的氛围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优秀的同事共同成长,使我能在面对社会的种种真实后还依然充满理想和信念的光芒。
  回顾走过的历程,我曾经也质疑过教师个体的价值,每个老师只是教学生几门甚至一门课,接触的时间机会有限,我们每个人能影响学生多少,能帮助学生多少,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些疑问和反思也贯穿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
  当我给学生推荐北大才女卢新宁的“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在课堂播放超级演说家节目里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在跟学生提到网络同情和身边失意者所遭受的冷漠时,我曾经因为没有听到学生的回馈而感到失落,结果我在很久以后其他老师的课堂里听到了学生的回应,在讲相关的问题时他说周老师曾推荐给过我们一篇文章,我很有感触。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熏陶的含义,才真正理解了润物无声的意义。我们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教育环节其实是配合起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个老师的贡献是微小的,也无需感到无力与困扰,但是正是这些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形成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就个体而言,无忧短期得失,无惧是否回应,心之所向,无问西东,才能终有所成。
  (作者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