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我校2025级新生军训侧记
文章字数:2,367



  九月的西安建大校园,晨曦微露时便响起嘹亮的军号,操场之上,整齐的脚步声与铿锵的口号交织—— 2025级新生军训,正以汗水为墨,书写着一场关于成长与蜕变的青春华章。
  第一次穿上军训服,那抹橄榄绿便成了大学之初别样的印记。动员大会前夜,大家与教官相识,在连长的带领下练习立正、稍息、坐下,动作从凌乱到整齐划一,每一次修正都是进步的注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新生们便已整理好行装,准时出现在紫阁食堂前的广场,经过昨晚的准备,他们的眼神里更多了几分坚毅和笃定。动员大会上,每个人都努力让站姿、坐姿趋近完美,当整齐的队列在南山田径场上成形时,那份来自全体营队的庄重感诉说着“2025级新生军训正式开场”,让人真切感触到了青春的朝气与磅礴。担当、坚持、团结的种子,也正在阳光与汗水中悄然扎根。
  对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责任”首先在军训日常的具体任务中逐渐显现。信控学院计算机2503班的袁张裕,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的重量。作为副连长,他每天提前与教官对接训练计划,梳理集合时间、训练安排,并逐一向连队的同学们传达。 10公里拉练途中,他与队友交替撑起连旗,走上坡路时,手臂酸痛到想“偷懒”,但一瞥见队伍坚定的步伐,又咬牙将连队的旗帜举得更高。在他看来:“从‘管好自己’到‘顾全大家’,主动争取到的‘副连长’职责,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新要求。”
  公管学院公共管理类2501班的焦玉萍,则在“管器材”的小事里读懂了“ 责任”。起初,她觉得保管大家的水壶、模拟枪只是“打杂”,直到有一次漏收水壶,队友焦急奔波的模样令她顿生愧疚。自此,为避免同类情况再发生,她每天提前列好清单,在收器材时逐一点名核对,哪怕训练后浑身酸痛,也会把每个水壶擦净摆齐。她感受到:“原来不是只有班干部才要负责,把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好,就是对同学、对集体的担当。”
  军训既收获新体验,也引发更深的敬意。信控学院自动化2501班的程锦玉同学说:“午后的热意让汗水浸湿衣摆,可一想到军人们要历经的磨砺,便觉这点燥热不值一提,对军人的敬意也在心底愈发深切。”
  军训场,不仅是筋骨的锻炼场,还是精神的洗礼地。
  如果说“责任”是青春的“必修课”,那么坚持就是这门课上最需打磨的“硬本领”。
  理学院大数据2502班的郑韩凌,对踢正步满是感慨:“所有人的腿要抬到同一高度,脚尖绷直还要跟身边人对齐,稍走神就乱了节奏。”起初,他总因动作不标准被点名,于是每天结束训练,即使“双腿像灌了铅”也坚持“加练”:对着镜子练摆臂踢腿、找教官纠正、把要领写手上记。“练了几个下午,磨破袜子、脚磨起泡,第二天终于跟上队伍时,瞬间觉得所有苦都值了”,这份坚持让他跟上集体节奏,在个人动作精进的同时,也使连队的整齐度更上一个台阶,这是郑韩凌独有的成长印迹。
  2025级新生军训除了常规训练场,还开拓了新的拉练路线——绕校园一周的10公里行程,更是一场严峻的意志考验。理学院大数据2502班的吉宇琦对此印象深刻:那天天气闷热,她拉练到半路胸闷发昏,想找车返程,却见同学互相搀扶、哑着嗓子还坚持喊口号,便咬牙坚持;累了就和同学打气,难受了就稍缓再走。“到终点时感觉浑身像散了架,心里却很踏实。以后再遇到难事儿,只要不放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曾服过兵役的信控学院计算机2502班学生张宇坤,更把“担当”和“ 团结”刻进了行动里。对连队同学来说,他像“大哥哥”——训练时主动讲解队列知识,蹲下来帮同学调整踢腿角度;休息时分享部队经历,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大家坚持到底、迎接蜕变。在一次午间训练中,队友中暑晕倒,他第一时间冲过去扶人,其他同学也立刻围上来:有人递凉水,有人找阴凉地,还有人主动陪去医务室。尽管在军营里已有丰富的军旅经历,张宇坤仍感叹道:“那一刻,我特别感动,因为我们就像一家人。在部队里,战友情谊珍贵;在军训里,这种并肩作战的同学情,同样让人难忘。”
  当个人的坚持汇聚成集体的力量,团结为集体镀上坚实的铠甲,军训便有了更动人的温度。“军训里最难忘的,不是熬过了多苦的训练,而是和大家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拼搏进取的样子。”材料学院纳米材料与技术2502班的谭菲菲,难忘连队比拼时的热血场景。为争取队列评比好成绩,动作差的同学主动留在训练场加练,其他人就陪着抠细节;喊口号时人人卯劲,哪怕嗓子疼也不减小音量。“后来我们连拿了第一,大家抱着一起欢呼,那种开心是从心里涌出来的”,初入大学的他们,既学会为目标“较真”,也结下了“同进退”的友谊。
  晚风掠过汗湿的军训服,送来沁人的清凉,新生们在暮色里回顾当日所学,又投入到歌咏比赛的“新任务”中。本次军训歌咏比赛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举办,全体军训营队参与角逐。各队伍依次演唱校歌《高举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和自选爱国歌曲,大学生艺术团南山乐府合唱团献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男女声交织,清脆与浑厚相融,在此起彼伏、气势磅礴的歌声中,党旗和国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舞台中央。巧思不断的新生营队将“抗日救亡”的口号转化为情境式的舞台表演,声、情、境兼备的现场演绎将比赛推向高潮,置身其中,爱国、奋斗、奉献的感召力倍增,爱国主义教育也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生动体验。同学们表示,青春苦中作乐、共同成长的纯粹情谊在军训中逐渐具象化,爱国奋斗的种子更在心里深深扎根,和教官一同练歌的欢愉,准备上台演唱时的忐忑,还有那片汇聚成海洋的胜利歌声,都成了他们青春纪念册里闪闪发光的一页。
  如今,军训的军号声已然远去,但汗水里淬炼的精神将陪伴2025级新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征途。爱国会让他们守正,担当教会他们扛责,坚持赋予他们韧性,团结给予他们力量。这抹迷彩的记忆让新生们明白:青春的美好,正在于与伙伴并肩、为理想拼搏的瞬间。在军训中收获的宝贵财富,将与“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相融,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底色,照亮未来的每一段路,绽放出属于西安建大人的光彩。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