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毕业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伟大时代。国家正阔步走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全力冲刺“双一流”,这份使命,既属于学校,也属于每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你们未来的成就,将是母校荣光最闪耀的注脚。临别之际,与诸君分享几点期许。
第一,愿诸君守自强之志,树立身之本。建大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从筚路蓝缕到今日规模,靠的是一代代建大人不服输、不懈怠的韧劲。在你们身上,我同样看到了这种精神:无论是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坚持线上学习,还是在考研教室挑灯夜读到凌晨,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直至成功… …这些都是“自强”的生动写照。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自强”的底色,不惧困难,不畏挫折,挺直脊梁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重任,在各自的岗位上撑起一片天地。
第二,愿诸君扬笃实之承,强立身之基。“笃实”是建大人最鲜明的品格。它体现在你们工整详实的课堂笔记里,体现在实习时师傅那句“做事要像锻坯件,一锤一锤砸稳当”的叮嘱,体现在反复打磨毕业设计数易其稿。未来,希望你们继续秉持“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建大校风,像拧紧每一颗螺丝钉一样对待每一个细节,像校准每一台测量仪一样追求每一次精准,让笃实成为你们抵御浮躁、赢得信任、成就事业的坚实铠甲。
第三,愿诸君承求源之脉,筑未来之魂。“求源”是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驱动力。记得你们在课堂上为“根轨迹法”与“现代控制理论”的优劣争得面红耳赤,在设计讨论中为一个结构方案的安全性反复论证推敲。这种“刨根问底”、追求原理的精神,正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灵魂。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对知识本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无论是钻研如“熵增原理”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还是理解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底层逻辑,抑或是在工作中不断追问“为什么”,这种“求源”的态度,将帮助你们洞察本质,抓住关键,在变革的浪潮中立于潮头。
第四,愿诸君探创新之髓,拓事业之势。“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们欣喜地看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深刻重塑包括各行各业。这要求我们必须敢于拥抱变化,勇于开拓创新。创新并非凭空而来,它建立在扎实的根基和深度的“求源”之上。希望你们在工作中,积极运用所学,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投身工作,创新探寻“指数型思维”趋势,破解“三体思想钢印”困禁、探索“第一性原理”的深层逻辑。要敢于尝试新方法、新路径,在各自的领域开拓事业的新局面。
栀子花开,骊歌响起!我们热切期待着,在全体建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包括你们每一位校友的奋斗与荣光汇聚,能早日让那句深情的呼唤——“西建大也是双一流!”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