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十二届师德标兵、理学院教授
燕列雅
今年是第38个教师节,这个教师节,对我来说意义特别,因为从我进入高校任教,到现在整整38年。
38年来,我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程,深刻感受到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为人之要首在立德,也感受到了不同时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理念,感受到了做新时代大学生引路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了解往往从我们的课程开始。那么,我们的课堂是否就是学生憧憬的大学课堂?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德为先,不令而行。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堂上,教风严谨,语言丰满正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细节上,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将爱国情怀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感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尊重包容,共同进步。理解、关心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搭建与学生的互动平台,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丰富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解决每位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尽快了解并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写好自己的“我的大学”。每一堂课,都是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宝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做”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高阶性思维,让学生有成就感,并学习先辈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从而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中追求卓越,开拓进取。
爱岗敬业,用心做事。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甘于奉献;潜心教学研究,精进教学方法,以德施教;创造学习机会,提升自身能力,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曾经一位学生给我的信中写到:“老师,您有太多美好的品质,我不会忘记您带给我们十足的安全感、可靠感,不会忘记您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关注和建议,以及很多人生的道理。”如是的例子不再一一列举,我想说明的是,付出爱心,付出真心,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终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和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青年教师是我校的未来与希望,让我们在“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下共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立足专业,求真务实,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