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中庸》:对人生普遍意义的思考
◇王若溪(建科学院)

《中庸》
陈晓芬、徐儒宗 译注
中华书局


  1906年,中国学者辜鸿铭将一本中国著作翻译到了西方,被西方翻译为“对人生普遍意义的思考”,当时人们争相传阅。而21世纪的现在,《中庸》还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中庸》。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先读《大学》,打开其格局,有“万物—自我—他人”的意识,指明人生努力的目标。次读《论语》,以立根本,了解圣人中正平和之道。再读《孟子》,文气雄壮,文中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以激其发愤图强。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朱熹言:“《中庸》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其他三书都读完,于其中的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读。”他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可见《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正如《中庸》言:“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中庸》一书不仅讲了为人处世之道,还蕴藏着人对于情绪的把握。当一个人的情绪突然爆发,变得沮丧、忧郁、难过,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和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有很多情绪定频的音乐、书籍、冥想、催眠、心理学等方法和学科,在探究人如何控制自己的内心,说出自己的需求,将情绪合适地发泄,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情绪把控的问题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有喜怒哀乐,这种情绪没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中”的状态,而当这种情绪表现出来能有所节制,是“和”。“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来到这世间,初始状态是基本统一的,但后天环境的影响,让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给外界的可能就是过或者不及,而如何把握“中”的状态,本身便是一件很难控制、权衡的事情。韩信受胯下之辱,二十四史秦族因为父母过世而忧思成疾,还有范进中举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中”的重要性。而从小的方面来讲,礼义廉耻、言谈举止都应该有“中”的界限,餐桌上有餐桌的礼仪,与朋友交,有交友的界限和距离。
  中庸之道还告诉我们,遇事不较真,不钻牛角尖。这也让我回忆起一些往事,还记得去年暑期“三下乡”的时候,我负责城墙等地的室外环境热舒适调研,来公园锻炼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在和他们的闲聊中,几乎每一个告诉我人生哲理的人都会说,做人不能太较真,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对啊,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校园,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身边的小事,能帮则帮,不被繁文缛节束缚、不被条条框框约束,不被那一套形式主义管束,做本真的自己,做一个积极的自我,这样的人生才会轻松,共赢才是真正的成功,单枪匹马注定会受到坎坷。而有时,说话的艺术也包含在里面,比如永远不说会引起大多数人反感的话题,逞一时口舌之快又有什么意思呢?无非是满足了当时空虚的内心。
  《中庸》有时更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一直保持“中”的状态,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学习《中庸》,温和地看待世界,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去跟风,不偏不倚,不怒不喜,虽然智、仁、勇很容易达到,但《中庸》不易,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