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促进和引领国际交流、实践和合作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我校城市规划专业1992级校友 杨 威

尊敬的各位与会领导,各位母校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海外校友代表,在母校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华诞庆典上发言,请允许我在此向母校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一直以来,母校扎根西北、务实创新,培养了众多的一流人才,教学科研硕果累累,拥有多门国家一流学科,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我一直为自己是建大校友而感到自豪。2021年也是我所在的班级城市规划1992级毕业25周年,建大四年岁月里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园里的梧桐树、若祁湖早上弥漫的清雾,在我印象中还是那么清晰。在我求学的岁月里,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夏云老师、张似赞老师、汤道烈老师,还有很多老师都给过我指导和鼓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那种不求回报、积极探索的学者精神,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我希望借此机会代表我们全体同学以及海内外校友,向母校和指导过我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母校的校训“自强、笃实、求源、创新”也一直是指导我前行的动力。
  当前,全球尚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加剧与经济复苏乏力的困境,面对众多挑战,正是我们寻求创新、协作和突破的时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21世纪的各项挑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我作为英国皇家规划学会主席,参加了于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和宜居发展,未来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完成。而时间紧迫,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积极和主动的探索,承担国家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2020年,“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启动,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迅速行动,来应对人类社会的各项危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规划学科来说,我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跨领域合作是规划专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统筹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减排,还是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城市规划专业在政策制定和空间落实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地的本土文化需要拥有客观的自信,规划应该更多的关注于妇女、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绿色低碳不等同于昂贵技术,应该通过低成本、本地化的手段解决;智慧化不等同于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芯片不等于有爱心,只有有爱人和共情的能力,才能作出充满爱与和谐的规划。母校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建筑“老八校”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大背景下,相信母校的师生、校友未来可以不断探索和发展一系列具有国际性、前瞻性、战略性、跨领域应用型的研究,促进和引领国际交流、实践和合作。
  对于母校的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也期待未来能有机会与母校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努力,创建具有创新精神的世界一流大学,积极应对21世纪的各项挑战。我更相信母校的同学们后生可畏、未来可期。最后,我代表海外校友衷心祝愿母校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纪念大会和各项庆祝活动圆满成功,未来取得更大成绩,也祝各位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