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守初心、担使命,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王 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美丽的草堂,隆重召开我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创新发展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教师,向学校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华诞献上最衷心的祝福!向出席大会的领导、来宾和校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并校65年来,一代代建大人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茫茫雪域高原,在巍巍秦岭深处,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在祖国最需要建设者的地方,建大人的身影从未缺席。这65年的历史,澎湃着建大人的爱国情怀,吟颂着建大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身为建大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1987年,我跨入了建大的校门,在这里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本科四年,不仅让我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老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地激励了我;硕士期间步入建筑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老师们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博士期间的交流学习和课题研究,真正开启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追求,老师们高屋建瓴、睿智通达的品格,是引导和鼓励我取得进步的重要源动力,做人做事渗透其中。转眼间,我已留校任教27年,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持探索“教学科研协同”的教育培养模式,努力使教学工作紧跟科学前沿。27年来,团结合作、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是我成长的沃土,在团队中逐步明确了针对工业建筑环境的研究方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改善工业建筑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控制能耗提出的迫切需求,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锻炼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科研队伍,团队精神代代相传。
  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和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已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梦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传承百年薪火,弘扬建大精神,以学术立校,以自强报国。我们要不断助力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树立伟大理想,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守初心、担使命,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讲台能载千秋伟业,烛光亦照万里山河。我们应用学识滋养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不断激扬学生的青春之梦、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将锐意进取,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只争朝夕、求真务实、追求卓越,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今日之建大,记录着荣光、肩负着使命,更孕育着希望、成长着梦想,建大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作为一名建大人,我愿意和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一道,共同谱写建大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全部力量!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