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进行转变,“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地方、行业战略重大需求对学校学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认真总结“十三五”时期学科建设成效,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和面临的挑战,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学校学科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学科建设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学校启动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不断夯实学科建设责任,强化学科保障措施,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筑学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新增机械工程、冶金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且均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新增设计学、矿业工程、中国语言文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公共管理、法律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评估结果为B+,材料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结果为B-。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已经进入全球前5‰。先后有5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11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其中建筑学进入“中国顶尖学科”行列,位列全国第2名。
“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主要举措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以质量、贡献为导向,坚持“强优势、显特色、补短板、促融合”的学科建设思路,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内涵建设为核心,紧抓机遇,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统筹实施“四大计划”,强化“三大保障”,持续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以高质量学科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一)学科建设“四大计划”
1.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按照“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省级一流建设学科、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四个层次,明确目标任务,推进各学科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
2.统筹实施三类学科提升计划;
(1)信息学科崛起计划
持续加大信息学科建设,推动学校信息类学科崛起与传统学科改造升级。
(2)基础学科强基计划
推动力学学科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成果产出,力争博士点的突破。布局建设生态学学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3)人文社科繁荣计划
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设计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积聚优势、凝练特色,力争博士点的突破。
3.着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计划;
坚持重大需求和重大问题导向,培育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发挥平台融合功能,使其覆盖全校大部分一级学科。建立交叉融合机制,开展有组织、成规模的多学科协同创新。
4.全面实施学科声誉提升计划。
加强社会服务贡献,提升学科国内声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
(二)学科建设“三大保障”
1.完善组织体系,提升学科运行效率;
完善以学科为核心,以学院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保障的学科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规范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
2.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学科资源配置;
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创新支持方式,进一步推进资源共享和高效使用。设立专项资金项目,助力学科有大动作、大变化、大提升。
3.改革评价机制,强化学科动态监测。
坚决克服“五唯”顽疾,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深入分析学科评估结果,完善学科监测、评价、预警机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