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标志着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陕西省有关科研工作重大部署,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的新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科技处牵头开展了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规划起草工作。
为了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学校开展了重点科研方向、团队、平台和成果规划论证工作,充分调研,广泛征集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学院、职能处室、广大校友意见建议。科技处多次组织讨论、分析、论证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规划框架、重点任务,查漏洞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突出重点,特色发展,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规划文本(草案)。
“十三五”时期,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获批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等国家级平台,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获批二级军工保密资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研及一、二等奖105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39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5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4.97亿元;其中连续四年获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7项、课题24项,获批经费突破2.5亿元。发表SCIE论文2019篇,EI论文2767篇,首次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授权发明专利899项,出版专著255部,编制标准、规范59部。探索并深入实施“研究院+公司”成果转化模式,转化专利成果130余项,转化收益超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组建高科技企业5家。高层次科研人才团队不断涌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获得滚动支持;8个团队入选陕西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1人次入选省级人才计划。
“十四五”时期,学校科研工作将遵循“凝方向求突破、强基础补短板、建平台育交叉、疏堵点促转化”的方针,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建立新型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核心,激发创新活力,显著提升以自主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的科研竞争力。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深化科研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二)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切实推动重点领域和基础研究创新发展,大力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三)坚持特色化发展,努力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
(四)启动优秀科研团队建设,实行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探索专职科研人员管理机制,推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科研人才。
(五)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推进高端智库建设,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
(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
(七)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
(八)优化科研用房资源配置,加大科研用房资源保障力度。2018年1月25日,省部共建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标志着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