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5版
发布日期:
党史,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宋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生注入昂扬的精神,为事业插上强健的翅膀。
  学习党史有利于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总结历史的角度深入阐发道路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他以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为例,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铭记历史。100年来,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新时代。因此,学习党史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只有深刻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来龙去脉,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才能做到知党爱党,知党爱国,坚定理想信念、淬炼党性修养、厚植为民情怀。
  学习党史有利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把讲政治落到实处,对党忠诚,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是党员入党宣誓时的政治承诺。对党忠诚是绝对的,就是说这份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又是具体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杀敌报国、严守秘密、视死如归是对党忠诚;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坚守本色,也是对党忠诚。对党忠诚还是实践的,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践诺,自觉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勤恳努力工作。只有在党史中学习那些典型人物和感人事例,才能深刻认识、理解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永葆党的战斗力,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最关键的要求,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将组织决定作为最高号令,在组织面前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学习党史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干事能力。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带领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追其本源,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靠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苦练干事创业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习党史有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党的作风建设内涵丰富,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共七大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而作风连着党性,连着党员的精神信仰,连着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个体的能力素质上讲,作风展现着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精神状态;从整体的领导形象上看,作风彰显出一个政党的阶级基础和政治本色,体现着为谁服务的价值取向。因此,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党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要在党史的深入学习和深刻思考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智慧,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为民服务的“守护者”、党内团结的“促进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