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当老师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我的祖父和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尤其是我的祖父,曾任教于西北大学,虽由于历史原因离开大学,而后在小学教书,但他一辈子的坚韧、正直和善良一直深深打动着我。虽平生不易,却一直保留初心。曾记得小的时候家里经常能听到祖父和父亲为一句诗词的理解而争吵,虽当时不懂却记忆深刻,后来学到“百家争鸣”这个词时,总能想起祖父和父亲争论的场景。我的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尽心尽责,在她的班级里,总是让最差的学生坐在前列,用她的话说,坐前面可以好好管着,这样他们学习提升的空间还会很大。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我大学毕业后,就坚定地选择了读硕读博这条路。如今,我即将成为我们家的第三代老师,虽一路走来过程艰辛,却一直是在我所预想的人生轨道上前进。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灵魂在于老师,我在建大已待了将近13年,我周围的老师都认真负责、爱护学生、各有风采。我的导师已陪伴我近乎十年的成长,在学术上培养了我严谨治学的态度、科学研究的方法逻辑和静心做事的心性,在生活中更是对我照顾有加。每每想起,感念于心、温暖于心,已如我的亲人。曾经给我上过课的老师中,有李老师清晰的大纲设计,细致而又全面的讲解;有杨老师风趣幽默、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能够将知识娓娓道来;有孔老师不厌其烦一遍遍对学生问题的邮件回复,有问必答。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老师,我相信母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在我上小学时,父亲就经常从图书馆借书给我看。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原子英雄》,让我认识到自然界的神奇,更让我看到科学家在好奇心推动下的探索求真精神。此后,科学研究这颗种子就深深地埋入我的心里,探索世界最本源的规律成为我内心所向往的工作。如今我已开展科学研究多年,虽未触及自然界的本质问题,但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而后在入职工作带学生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研究能否有益于本科教学。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在遵循自我研究兴趣的原则下,我希望能在教学中启发研究,能在研究中扩充教学,以拓展本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我愿追随祖辈父辈的步伐,用真心对待学生,用好奇心推动求知探索的欲望,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