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最好的答卷
◇常海青(建筑学院)
  2012年,建筑学院教研室调整,我应学科建设需要从城乡规划学系转到风景园林学系,开启了新的教学岗位。在延续了之前在建筑学系、城乡规划学系四、五年级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来进行风景园林学系的相关课程建设的同时,我开了一门新的理论课“历史城市景观保护与更新”。这是在长期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将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思考和组织,为风景园林四年级城市景观设计课专门量身打造的。
  理论课的授课规律和设计辅导课大不相同。本科阶段的理论课教学必须与设计课紧密配合,满足本科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需求,同时也要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相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上,需要有清晰的逻辑、连贯的节奏和有效的授课手段,这些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带着初入风景园林学科的憧憬,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改革,每一次设计课和理论课都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反复优化和深化,逐渐形成了具有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课程群建设思路。通过理论课与设计课综合统筹的安排,强化理论讲授对设计课程的指导及辅助作用,和教学团队及相关师长进行充分讨论,积极参加校际之间的交流,使得我们的设计课和理论课建设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这几年的理论课讲下来,课程内容虽然稳定了,但也出现了新问题。例如,手机、电脑在学生中的普及对课堂授课有不少冲击。而我尽量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时常关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遇到哪段授课出现不少学生跑神的情况,我自己下来就要梳理,反思是内容和其他课程有重复还是授课手段不合适,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改进。今年我建设的理论课调整为建筑学院专业通识课,同时带来需要面对四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理论梳理和方法讲授的挑战,因此我对课程内容做了很多的删改和补充,目的是使得各个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课程实践中。
  优秀主讲教师的荣誉是学生对老师教学劳动最大的肯定,让我更加有信心努力上好每一次课,不辜负这个岗位赋予我的责任与使命。感谢我的师长树立榜样指引我,感谢我的同事热情尽力帮助我,感谢同学们积极反馈推动我。同时,我也想向年轻教师说一点自己的感受:想要让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结合更加紧密,就来建设理论课吧,只有充分的理论储备再结合实践应用才能更好地培养设计人才。
   (作者系建筑学院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研室教师,获2010-2011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优秀奖,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提名奖,2018-2019学年优秀主讲教师奖)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