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得知我选择到建大当老师,我退休的父亲—一名有42年教龄的中学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站上讲台,就要为学生负责任,备好课,上好课,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带着父亲的嘱托,带着一份责任,带着教书育人的情怀,我来到了建大。
我所在的学院对教学非常重视,上讲台之前先要助课,然后在系里、院里试讲,通过后才能走上讲台。我清楚地记得,到建大第二年,我在院里试讲新开专业课“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院长冯小娟老师对我说:“讲得不错,你一定能站好讲台,记得要参加讲课比赛。”力学教研室的刘新东老师对我说:“讲得真好,就是上讲台时衣服要带袖子哦!”……带着一份期望、带着鼓励和支持,带着为人师表的信念我走上了讲台。
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地站好讲台,负责任地上好每一堂课呢?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对自己所讲授课程建立符合教学大纲、具有专业特色的系统知识结构。记得为了上好“化学工艺学”这门难度较大的专业课,我听了三遍西大郭仁民老师的课,详细地记笔记、录音,并去听与其紧密相关的“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课程,以便能理解一个个知识点。买来国内大学相关的教材,结合我们应化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体系和兴趣,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对比,各取所长选择了具体的授课内容;同时,在每一年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地整理、总结和改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门课程不仅获得了学生评教全院第一、第二的好成绩,也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去年,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在我感慨教材变化的朋友圈下评论:“老师,当年我毕业从事与化工无关的工作,离开建大时把专业资料几乎都处理了,唯独留下一本化学工艺学的笔记保存至今。”我想,这就是对知识、对责任的认可和尊重。
其次,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去讲解。我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要结合不同课程的交叉点、学生实践、社会热点和知识新动向,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同时要与时俱进,采取合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激情、有逻辑、有条理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
再次,要打动学生的灵魂。我们讲的课能不能打动学生的灵魂,先要问问备课时自己有没有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有没有被打动。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能否感觉到和学生之间的默契互动,体验到教学相长。当然,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在课中,而是在课后,或者工作多年后的某一天,会因为想起某门课,某堂课或某句话而被打动。我想,这就是作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魅力所在。
最后,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必然会受到各种信息的诱惑,有的学生即使在上课也欲罢不能。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除了力求课上的精彩之外,还要及时提醒、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尽可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曾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您让我知道我们学的知识是多么的有用”;“老师,感谢大学遇到您,让我知道如何积极地对待大学生活和学习,让我的大学更加圆满”;“老师,您就像一束光,照亮我,让我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我也想对我的学生说:“正因为站上讲台,老师才能遇见你们,才一直有最好的时光。你们的认可就像冬日暖阳,温暖并照亮了我教学的路,使我不改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非常感谢学校和院系多年来对我教学工作的支持、鼓励和认可。我也坚信,有一份责任,就会有一堂好课。在“教书育人”的路上,任重而道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系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教研室教师,曾获2010-2011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优秀奖、2011-2012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好评奖、2012-2013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