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那么廉洁便是河边的指示灯,指引着我们汇入最后成功的河流;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只有前方的不归路,那么廉洁便是心中的导航,引领着我们走向美好的天堂;如果说人生是一朵绽放盛开的花朵,那么廉洁便是身旁的绿叶,给予着我们必不可少的养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若有赃私并上物,任教沉在碧波间。”……自古以来,廉洁便是中国传统美德,古有清代十大清官,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然而,廉洁更应该是一种传承。廉花盛开,影响自来,走进以廉洁勤政闻名的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的名臣良吏王鼎,品品心有廉洁,清气乾坤。
廉洁本色,爱民如子
他,一生简朴,一箪食,一瓢饮,从人民中走来亦活在人民中。于他而言,粗食淡饭亦可,破旧衣裳便可。他不贪求衣食等物质欲望,食饱穿暖便是人生之大幸,一生俭朴可谓是他的人生至理名言。一粒米,农民几个月的辛劳成果;一匹布,梭织妇女数日夜的加班加点。他选择抛弃物质的利益,丢弃这些身外之外的享受,选择节衣缩食,选择深居陋巷,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他的廉洁是日复一日的廉洁,廉洁到竟是连春节都未放过。爆竹声中一岁春,春节悄然而至,为了体恤工人的艰辛,春节的幸福他竟也不曾拥有,甘愿放弃。在万家灯火、在万家团圆之际,他在工地中平淡地度过了春节,平淡地吃着平淡无味的食物,平淡地做着重复的督查工作。
在治河工程中,即使身陷疾病的缠绕之苦,仍然活成廉洁的代言人。他告诫督工人员,“大工之役,终日胼胝于风雪水口中”,“工程全赖若辈”,他要大家爱惜民力、尊重民工,廉洁本色,堪称爱民如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廉洁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忘却自己官员的身份,享受着百姓的饭食,感悟着百姓的生活,将百姓置于心间,抛却纷杂的利益,忘却物质利益,挥一挥衣袖,丝毫没有金钱的铜臭味。
廉洁本色,不图物欲
他,为官如此春秋,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冤假错案在他面前无法遁形,无法消失身影,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用铁腕将真相在谎言的垃圾堆中一个一个地揪出,让真相逃脱权利的笼子,让真相永远做自己。在刑部任职期间,他勇敢地做第一人,义无反顾却也义不容辞地扎入案件的海洋中。在他处理的诸多案件中,浙江德清徐仉氏与前房儿子通奸,为灭口杀死儿媳徐蔡氏一案最为典型。仉氏奸刁,买通忤作狱吏,造成各级官员互相包庇,互相勾结。因为金钱,事实的真相竟要这样被掩盖,即使三次开棺验尸都寻不得真相的蛛丝马迹。案件拖延了三年,在官员的刻意包庇之下,久久不能结案,仿佛真相便要长眠地下了。
任按察使的王惟恂,明知其情,却被层层关系网所困,无法抽丝剥茧,无法探寻事实的真相,被逼自缢,震惊朝野。王鼎复审,经过艰苦访查,弄清了受贿网,涉及巡抚一人、知府四人、同知二人、知县四人以及许多县吏、忤作等,案情真相终大白于天下。他铲除时弊,执法如山,显示了背后的清廉。
为什么别人不能结案,他却能结案,本质便是他的清廉,他对金钱等物欲的不屑一顾。许多官员妄图窜过法律,妄图泯灭制度,其背后都是贪欲在作祟,对金钱的贪欲导致他们忘了初心,忘了为官的品质。而王鼎的清廉却是摒弃了一切贪欲与欲望,在他心中的是法律,是正义。
廉洁本色,不徇私情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关系遍布的社会,在中国,许多事情都是靠关系,仿佛失去了关系,在中国便不能活下去了。曾有人这样调戏中国的案件,基本都是靠关系压一下,人情似乎是自古以来每个中国人逃脱不了的束缚,在人情面前我们仿佛不是那个最初的自己。
他,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私情是路边的石子,踩上去虽然有点硌脚,但是他不会理睬,毅然决然地跨了过去。在他的眼里,只容得下法律,法律是他唯一抬头瞻仰的璀璨星辰,永远追随,永不抛弃。
他从不依人上爬,堪为自律表率。同乡同族王杰时任宰相,他从未让王杰助已升迁。并且他的廉洁,得到了传承,成为了家规家风传承下去,他要求子女族人甚严。儿子回陕参加考试,他唯恐利用权势不法行事,叮嘱儿子考前不许“见客”“见长官”。跟随家人“勿上街”,力杜嫌疑,以正自身,要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他的廉洁,是摒弃了人情的束缚。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说过:“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后来,廉洁逐渐从一种高尚的个人修养发展到对道德要求。现在,不贪污是廉洁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所有人而言,不得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图、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财物,不行贿受贿,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在工作中秉公办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等等,对廉洁有了更多的要求。而王鼎身上的廉洁,是这个社会的廉洁的集影,爱民如子,不图物欲,不徇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