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守住初心 不懈奋斗
◇高当丽(理学院)
  在“双一流”建设中,我校选择科学建设路径,坚持内培和外引人才方案,选出首批优秀青年学者来“抛砖引玉”,促进团队、学科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让我感受很深。我的发言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团队建设。“科研,在基础课教学单位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赋予教学灵魂和探索过程更应做的事。”理学院作为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的载体,长期以来实验平台相对比较缺失,经费比较短缺,我们不可能单纯依靠加大投入的粗放型来发展。依据现实,从本土教师出发,以团队建设为理念,将相似方向的科研老师进行融合靠拢,组建了功能材料团队,团队成员由7名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组成。
  实验平台是实验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那就创造平台。一是利用科研启动经费,搭建了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室;二是将一些报废仪器找来重新组装搭建;三是将物理系一些老设备重新改装利用;四是利用学科建设经费购置“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系统”,全面盘活学科点原有仪器。至此,使物理系功能材料方向具备了从制备到表征的全套系统,这是一套耗资40万,却具有价值200多万的仪器拥有的功能。这套实验平台弥补了物理学科实验平台的缺失,未来几年将会大幅度促进提升物理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于学院团队和学校学科建设。
  第二,激励学术兴趣,营造学术氛围。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团队成员定期汇报科研成果,包括新构思和遇到的问题障碍,集思广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时,“请进来”行内专家协同团队对学科前沿方向聚焦凝练、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进一步挖掘培养团队成员创造力,激励学术兴趣,营造重视人才、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奉献精神,使这个学术“共同体”真正自发追求卓越。本学期,我先后邀请了物理领域“杰青”获得者两人次来物理系作专业学术报告和科研基金指导报告,帮助大家凝练方向,提升学术氛围,反响非常好。
  第三,抛砖引玉,干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建大工作的6年中,以建大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一区4篇,二区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9项。荣获2015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秉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神,我今后会把精力主要用在带动团队建设和下一批优秀学者上,做好每位团队成员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让团队教师把青春绽放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中。
  第四,守住初心,坚定信念。生平最羡慕两种女生,一种是走路带风,自己干事业贼牛,一种是小家碧玉,谁见都想保护……我刚好卡在了中间,既不牛还一天到晚还死犟,理想是活成同学们心中的女神教师,不料却活成了女同事眼里的“励志大哥”:依然坚定一份信念,守住一颗初心,懂得感恩,相信人生终将无悔。
  生,始终不忘仰望星空、追求梦想。从1993年上本科,到现在刚好是五个“五年计划”;从2003年博士毕业,到现在刚好是三个“五年计划”,我已经做好了我的下一个和下下一个“五年计划”,我会坚持努力、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