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怀念恩师陈绍蕃先生
◇弓晓芸
    为了及时掌握国际有关钢结构的动态前沿,陈绍蕃在80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凭着顽强的毅力,很快掌握了有关的基本操作

  我是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工系工建1960年级的学生,1960年9月入学,1965年7月毕业。我们年级入学时8个班,毕业时增加到12个班,同学共约350人。
  1965年1月至6月,我们37位同学毕业设计的课题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平炉炼钢车间设计》,钢结构指导老师就是尊敬的陈绍蕃先生。1月份我们赴马鞍山钢铁公司毕业设计实习,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先生和二十出头、初出茅庐的我们一样自带行李,住在马钢的一个大仓库里,睡的是竹子搭建的上下铺。白天带我们跑上跑下参观平炉炼钢车间,晚上忙着整理技术资料。陈先生博学广识、满腹才华,给我们讲钢结构、指导设计非常认真,对同学不懂的问题耐心解答直到明白为止,同学们很喜欢听陈老师的课,别的设计组都很羡慕我们。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全体同学顺利通过了毕业设计答辩。几个月的毕业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和老师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陈老师的影响下,毕业后我们马钢设计队许多同学从事钢结构的研究、设计和施工。
  1965年7月,我们毕业后奔赴祖国各地的大学、设计、研究和施工单位,参与了鞍钢、武钢、包钢、太钢、舞钢、攀钢和宝钢等各大钢厂以及西北、西南三线诸多重点工程的建设。改革开放后又参与了深圳、厦门、浦东等各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从事各地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研究设计和施工。当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我们常会请教和蔼可亲的陈老师。陈先生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仔细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尽力帮助解决。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我们帮助很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年级许多同学在全国各地的(尤其是在冶金系统)大学、设计院、研究院及建设公司都担负着重要的工作岗位,成为这些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回忆峥嵘岁月,我们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感恩陈老师的谆谆教导!
  陈先生是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坚持一生从事钢结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先生不顾病痛缠身,仍在继续研究理论、编写教材、修改规范。他主编的《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等著作,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是钢结构的经典教材,深受学生的推崇。陈先生是我国第一部《钢结构设计规范》(TJl7-74)编写组核心成员,并在而后历次修订中,提出许多新条文和新规定。陈先生还是我国第一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规程》(CECSl02:98)的主要编制人。
  陈先生教书育人70余载,桃李满天下,他对我国钢结构的理论研究、钢结构教学、钢结构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的编制,以及钢结构施工技术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陈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学习先生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淡泊名利、为钢结构事业奉献一生的敬业精神,为我国钢结构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今天深切缅怀陈先生在钢结构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弘扬传承陈先生的精神,把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做得更好,为母校增光!
  (作者系原工建专业1960级校友,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