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代表受资助学生向李佑谋老师鞠躬致谢
◇杨露
我噙着泪给李佑谋老师发了最后一个信息:老师一路走好,愿你在天堂安息。这条信息,注定得不到任何回应,老师已经离开人世,此生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按下发送键,我一个人呆呆地坐了很久,握着手机,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2013年3月,我接到校报编辑部老师派来的任务,采访一位长期资助我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李佑谋。作为建大附中原校长、党支部书记,李佑谋老师退休后,依然情系教育事业。1997年,李佑谋夫妇开始资助我校贫困大学生,直至今日。而他的坚持,有一部分是因为“这是(妻子)蕴真的遗愿”。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他家里,当时他的妻子刚刚去世,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每当看到老师回忆妻子的著作《蕴真的一生》,我总会想起李佑谋老师数度哽咽讲述往事的场景。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这对夫妻相识相知相惜,彼此扶持迈过了人生的一个个坎。当风雨过后,爱情转化为一种如至亲、挚友、良师、同伴的关系,让人羡慕又生出无限的唏嘘。
后来李佑谋老师去草堂校区与资助学生开会,我一同去采访,回来的路上我们坐在一起,李佑谋老师跟我说,要努力进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精神的富裕比什么都重要。他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聊起近况,他说自己最近在忙一件事情,想要在学校设立一个基金,在为基金是否能做到财务公开和制度健全而奔走。我很钦佩他,二十年如一日地从生活、学习方方面面关爱着学生。他还聊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
两年间我们甚少联系,直到听说2015年7月李佑谋老师设立“蕴真爱心基金”,捐资68万元。事后,老师拒绝了各大媒体的采访。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是李佑谋老师家里挂着的一幅书法雕刻作品,岳飞的《满江红》是他很喜欢的作品,他用自己的一生阐释着这首诗。
李佑谋老师开始资助学生,和他的个人经历分不开。大学毕业后,他向组织主动要求奔赴边疆,欢送会结束已是凌晨,短暂的话别后,他与父母从此开始了十二年的分离。新疆偏远县城恶劣的环境、匮乏的师资力量,并未阻挡青年的满腔热血,他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奉献给这片土地。
刚到新疆语言不通,为了能和孩子们直接交流,他自学当地语言,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学校,目睹因家庭条件而辍学的孩子们,深感可惜的同时,他产生了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想法。常年的恶劣生活环境,使他疾病缠身,因病调回西安工作,一次无意中读到林宣教授的故事,他大为感动,若干年前想要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的想法又在他脑中闪现并付诸行动。
李佑谋老师不断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资助者,也是大家的领路人。毕业后,唐春明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和老师通个电话,交流一下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老师的分析和建议总会让他浮躁的心变得踏实平静”。这是当年我采写的稿子《成长路上的爱心接力》中的一段话,唐春明是李老师资助的若干个学生中的一员,我是从老师写满学生姓名信息的本子上找到他的联系方式的,采访的时候他在外地,电话中,唐春明对我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听到老师的声音,我就觉得踏实”。
李佑谋老师住的地方,摆设还是和两年前一样,妻子的遗像挂在客厅正中间的墙上,旁边的架子上,满满的摆着一些他自己做的小玩意。闲来无事的下午,他会走过略显陡峭的台阶来到楼上自己的工作室,用电钻雕刻一些小玩意,送给学生留作纪念。我也收到过他的礼物,两个小巧别致的杯子垫。我舍不得用,珍藏至今。
从他家里离开,又是深夜,就像是两年前采访结束后他送我们出来的那个夜晚。那天,他请我们在家门口新疆人开的面馆吃拉条子,他说,这家面馆总让他回忆起在新疆的那些日子。
我突然,很怀念那盘新疆拉面的味道。
李佑谋老师,再见,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