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大家都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干一场,踌躇满志,满怀期待。因为稀少,所以有点骄傲,总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在表达理想时,比较含蓄,好像都憋着,暗暗使劲。
我是1985年从当时的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毕业的。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做毕业设计。选题分组,外出参观考察,回来后便进入了紧张的具体设计(交付成果)阶段。
我所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也是“全国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竞赛”的参赛题目。开始是安排在东楼,后来迁到了综合楼。当时的技术手段远不如现在,还没有电脑制图,用的全是手绘、图报、丁字尺、针管笔,正式图还要裱纸。通宵做图很正常,但也不能太持续,一般是会选择节点阶段。
记得当时同时在做两个竞赛,一个是毕业设计,一个是在市院和宋柏树老师合作,做“宝鸡火车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竞标。当时睡得很少,经常是白天在教室,晚上去市院。因为年轻,也都坚持下来了。
毕业答辩就是针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阐述,一般都能顺利通过。我们班(建筑80级)都通过了。我们组是竞赛组,结果出来,全组都获了奖,其中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其余为二等、三等、优秀奖。
我们班因故只毕业了27人。大概在最后一个学期初,基本上都有了去处。当时是分配,原则是哪儿来回哪儿。比如你从青海来,还回青海,西安的基本留西安。那时留校也很简单,只要综合成绩靠前,系里会有人找你谈话,动员留校。而那时大多的同学都愿意去设计单位。因为对单位的选择有限,不是所有人都满意。
如果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当年所经历的“毕业季”,我想应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都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干一场,踌躇满志,满怀期待。因为稀少,所以有点骄傲,总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在表达理想时,比较含蓄,好像都憋着,暗暗使劲。当时出国留学是首选,能成功会让人十分艳羡。因为工作不用找,所以找男(女)朋友就是我们人生的大事,除个别人,我们班同学结婚都在26岁左右,而且婚姻十分稳定。
当时还没有流行穿学位服,同学之间拍照留念还是经常有的,也互赠相片,当时的很多照片我都保存下来了。毕业合影照背景选在了学校门口,是照相馆来拍的。毕业前,学校给毕业生发了统一印制的纪念册,留言内容五花八门,印象中我给同学写过“永远做一个普通的平民”。
我们那时集体活动很多,周末都有舞会,各种球类比赛经常举行,我那时是国家篮球、排球三级裁判,一般比赛都参加。毕业前聚餐,常去的是李家村附近现在已经变成万达广场的街边店,名字叫“三峡饭馆”。我只去过一两次,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去的多些。毕业时,下午拍集体照,晚上在教室自己聚餐,喝的都是散装的啤酒,还有葡萄酒。
毕业近30年了,提及“毕业季”,依然想到的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首歌的旋律,还有我们的班歌——《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