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关怀勉励
第03版:关怀勉励
第04版:纪念徽标
第05版:内页导读
第06版:薪火相传
第07版:薪火相传
第08版:薪火相传
第09版:四校合一
第10版:四校合一
第11版:初期往事
第12版:初期往事
第13版:时间简史
第14版:院长相册
第15版:名师风采
第16版:育化英才
第17版:育化英才
第18版:科技富民
第19版:科技富民
第20版:科技富民
第21版:科技富民
第22版:人文化成
第23版:大美校园
第24版:携手同行
第25版:祝福建大
第26版:毕业时刻
第27版:毕业时刻
第28版:母校情深
第29版:母校情深
第30版:母校情深
第31版:诗歌广场
第32版:活动指南
标题导航
青岛工学院纪事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秦邦宪早年在苏州工专的活动
版面概览
旧版回顾(1999-2015)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柳士英(1893—1973),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23年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开端。
刘敦桢(1897—1968),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1923年与柳士英等创设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并任讲师,为国家培养了首批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
邓邦逖(1886—1962),字著先,江苏江宁人,民族英雄邓廷桢之后,教育家和纺织专家。继刘勋麟后任苏南工专校长至1956年。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前身为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创办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由刘勋麟任校长。设有土木、染色、机织三科。1923年9月,再更名为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校址设在三元坊,除原设三科外,又添办建筑科。建筑科由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刘敦桢创建。这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第一个专科学制的建筑学专业。
从1925年起,抗击英军的民族英雄邓廷桢的后裔邓邦逖担任苏工校长。1927年9月,学校建制奉命撤销,并入南京中山大学工学院,1932年4月,又复校改建为江苏省立苏州工业学校。抗战爆发后迁沪,抗战胜利后返回苏州后改名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设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金工切削、铸造等4个专业。1956年院系调整时苏南工专建制撤销,土木、建筑科并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苏州可园沧浪亭一带,那里曾是当年苏南工专的校园。今天,如果身临其境,已经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所闻名东南、被誉为“工业人才摇篮”的专门学校。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拥有专科学制建筑学专业的学府,前后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翻开这所学校的史册,其中许多人物的名字,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令人肃然起敬。实业教育家:刘勋麟、邓邦逖;土木专家:沈宾颜、裴冠西、王守则;建筑学家:柳士英、刘敦桢、朱士圭、朱葆初、姚承祖;艺术大师:吴作人、胡粹中;革命活动家:秦邦宪。可谓鸾翔凤集,群英荟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