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青岛工学院纪事

    金通尹(1891—1964),又名问洙,浙江平湖人。1952年赴新建的青岛工学院任院长。1955年到武汉,筹建武汉测绘学院,任副院长。

  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青岛工学院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名字。在今天的中国高校名录中,已经找不到它的身影。青岛工学院的消失,是在1956年。
  青岛工学院尽管不为众人所熟知,但是它出身名门,源远流长。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创设官立山东大学堂。这是青岛工学院办学历史的源头。
  1928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考虑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时任筹建委员会委员的蔡元培先生认为:“济南四省通衢,战事频仍,不宜办学;而青岛环山面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既有舟车之便,又非兵家必争之地……此大学之关系甚大。”
  蔡元培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设在青岛,并取得教育部长蒋梦麟的同意。于是,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次年又复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2年学校设立工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土木工程系初由赵铭新教授任主任,1934年后余立基、张倬甫先后继任主任。
  虽然面朝大海,却并未迎来春暖花开的时节。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立山东大学在不断的迁移中又暂行停办,1946年1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
  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山东大学土木系与成立于1949年的山东工学院的土木、纺织系合并,组建成立青岛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成立后,全院师生都对这所新学院的未来充满着憧憬与希望。院长金通尹虽已年过花甲,身体也很衰弱,仍努力为新学院的创办发展往来奔走。
  建院之初,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都极为缺乏,在金通尹院长的争取下,学院相继建成了各种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与此同时,又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在海滨开辟新校区进行建设。
  学校初创,虽行政事务冗忙,但金通尹却经常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促膝谈心。每年开学,他都会向全院学生讲为人治学之道。生产实习前,也向学生讲实习与劳动之重要。殷殷谆谆,言辞恳切,受众无不动心。从院务处理到疏导教师思想,他无不躬亲,谦恭之状,尤为感人。
  “量力当奋身,受事即钟虑。”繁忙的事务处理,令金通尹的身体也不堪承受。他在日记中写道:“1953年,二月二十七日,血压224,鼻血不止,住医院……九月二十一日,入院;1954年9月,入山东大学医学院。”
  1955年,当青岛工学院如海上初生的旭日正逢蒸盛之时,鉴于国家有新的经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国防部署,中央决定将青岛工学院各系内迁或南下,新组高校,其中土木系、水利系西迁西安,分别并入新组建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和西安动力学院;测量系南下武昌,并入新成立的武汉测绘学院;纺织系并入位于上海的华东纺织工学院。
  这时的金通尹,又为迁校过程中人事、设备等调配问题上下奔走,竭尽心力。开始时,大家听到青岛工学院即将拆分的消息,普遍有情绪。在他的积极动员下,很多师生甩掉了迁校的思想顾虑,纷纷表示:“尽管青岛环境太令人留恋,可是瞻念未来任务之繁重,我们义无反顾地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金通尹,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工程人才,数十年如一日,从无利害得失之计较,受业学生无不尊崇备至。后来学人曾经这样评价他:“先生不务虚名,不辞劳瘁,处事公正无私,不为亲偏,不为疏远,真诚以待人,谦逊以自处,律己严而责人恕。”
  考虑到金通尹先生的身体状况和其社会地位,政府决定聘请他任青岛市副市长,但他诚恳地向当时的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说,唯愿继续从事教育,无须考虑职务问题。1956年8月,66岁的金通尹随青岛工学院测量系调入新组建的武汉测绘学院任副院长。在那里,他继续为毕生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奔走,直至生命的尽头。
  这就是大海一般的襟怀。大海,虽然很大很大,但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很低,使自己的容量变得很大很大,大海能容纳千川百流,能把天地连成一片,这就是大海的品质,大海的胸怀。
青岛工学院
  青岛工学院成立于1952年秋,是我国第一次院系调整时新设的12个高等工业专门学院之一。青岛工学院是由当时的山东大学土木系和山东工学院土木、纺织系合并而成的,建校后设土木、测量等4个系,土木系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成立仅四载的青岛工学院,其测量、纺织等系分别并入其他高校,土木系调至西安,并入新组建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工学院建制撤销。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我国办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始建于1901年,原名官立山东大学堂,校址设在济南,第一任校长为周学熙,聘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1904年后曾改名为山东高等学堂等,1926年与有关学校合并改名为省立山东大学,1930年9月学校迁往青岛改名为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1932年夏,学校增设工、农两学院,工学院设土木工程系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四川万县,1938年2月奉命停办。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学校时设文理工农医等五个学院,工学院设土木、机械等4个系。1952年夏,山东大学土木系并入新成立的青岛工学院。
山东工学院
  1949年夏,山东省人民政府将省内的华东交通专科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济南,土木、纺织两个科设在青岛,张协和担任校长。195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山东工学院。1952年夏,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山东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纺织工程系调至新成立的青岛工学院。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