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记者 王珺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标志,不仅是休养生息之所,更承载着人们的理想、情感、艺术和价值观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树声说:“人在规划建设城市的时候,早已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放在物质空间里了,从一地城市,便可窥得一方之文化境界。”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读大学时就产生了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应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中汲取营养的想法。
此后,他带领团队的老师和学生开始了对中国城市历史地图和文献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经过12年的努力,王树声团队对我国1400余座城市的方志图典进行了整理与基础发掘,并对重点城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到与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有关的城市图6000余幅,各类相关文献万余篇,经过整理提炼,18卷本《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故纸堆里寻找东方城市之美
文化周末:吴良镛先生曾说:“寻找失去的东方城市美学,不止在于对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发扬东方城市的蕴藏。将东方固有的蕴藏加以发掘、研究,刮垢磨光,进行新的创造。”你们的基础发掘是如何开始的? 王树声:实际上这项工作在我留校之初就开始着手做了。我先从自己熟悉的陕西、山西地区的城市入手,开始了城市历史地图和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收集了相当多的资料。我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以这个角度切入来做的。2006年,我晋升副教授后,可以招收研究生了,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从事这项工作,发掘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研究的过程,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研究的经验更为丰富,认识也更为开阔,思维也比以前成熟了,日积月累,集腋成裘。2009年,我晋升教授,随之一些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这就加快了这项工作的进度。
文化周末:一般认为,中国没有专门的城市规划理论。每每谈及中国城市规划的问题,往往从中国文化的普遍特征切入,泛泛而论。 王树声:是的。中国历史上专门论述城市规划的著作,可能只有隋代宇文恺所著的《东都图记》,这是一部记述隋代东都洛阳城规划的专著,可惜后世失传。我以为,要认识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要义,至少需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中国先贤营造城市时到底关注什么?他们花心力最多的地方是什么?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与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这些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很难有本质的推进。因此,需要对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基础文献进行发掘,在历史文献中寻找线索。
文化周末:从古代留下来的文献中寻找有价值的史料,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寻找和发现的标准是如何确立的?
王树声:我们主要是从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实际和城市规划学术发展的实际出发,凡能揭示中国城市规划特征的,能鉴戒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助于完善当代城市规划学术的,例如城市结合自然环境的规划方法,城市风景营造智慧,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等古代城市规划极为重视的一些规划理念与方法;城市人文空间规划,文化古迹保护,文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等古代城市规划极为关注、对今日依然有重要借鉴价值的;经济繁荣时期的城市规划智慧,新旧城关系的处理方法等在古代城市规划中并未普遍应用,但对现代城市规划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我们都予以特别的重视。
文化周末:基础资料收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王树声:收集古代城图和基础文献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我们陆续从大陆各大图书馆和博物馆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先后多次赴我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地搜寻研究所需要的古代舆图、城图、碑帖拓片、古籍等。特别是发掘文献,只有下笨功夫,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用心寻找,没有巧办法。如果没有团队,靠一个人是一辈子也完成不了的事情。
文化理想营造多样人居环境
文化周末:《图典》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经验的挖掘主要分为都城和地方城市两个部分,其中首卷为《天下卷》,其余17卷为地方城市卷。这个结构是如何考虑的? 王树声:吴良镛先生在《中国人居史》中首次提出“天下人居”的概念,揭示了大一统国家人居建设的特殊创造。所谓“天下”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可理解为具有共同文化秩序原则的空间范围,它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和建设。“天下人居”主要包括作为人居中心的都城、天下的文化空间秩序以及联结天下人居秩序的重大工程。《天下卷》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理解,展示大一统国家天下人居的概貌,重点选择了历代都城、典型岳渎城市以及因长城、运河等重大工程而形成的特殊城市格局,这是我们民族人居理想的体现,也是我们的独特创造。都城可谓各个时代城市规划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城市的杰出代表。《天下卷》,选取了从西周到明清时期的22座都城,对其规划人物、规划要点及其历史贡献进行了挖掘和梳理。可以看出,都城作为国家的象征,其规划体现出典章性、纪念性、文化性和理想性的特点。
《天下卷》之外,其余17卷均为地方城市,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地方创造,其规划更体现出一种适从性、延续性和多样性。从这些规划经验中,我们不仅领悟到中国城市规划的丰富多彩,而且领悟到其共同的规划价值和营造旨趣,可谓一种共同文化理想下的多样化的人居创造。
文化周末:吴良镛先生在为《图典》所作的序中对您提出的“中国人居智慧之十点总结”表示赞赏。这十大智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王树声:我们结合全书3500余条规划经验,梳理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城市人文空间规划、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经济繁盛时期的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风景的营造理念、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城市规划建设中循吏的贡献、城市规划的“文人+匠人”模式、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中华美德这十个方面的古代智慧。当然,中国城市人居智慧不仅仅局限在这个方面,还有很丰富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
文化周末:“文人+匠人”的营造模式是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的?
王树声:从中国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来看,特别是地方城市规划,文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常形象地比喻,由苏东坡式的文人和鲁班式的匠人共同形成了一个“文人+匠人”式的乡土班底,这是中国城市规划的独特之处。
中国文化中对人居环境的境界追求,决定了文人在此间的重要地位。每一个地方都有一批文人,他们传承中华文化,守护地方精神,把对中华文化的责任、地方乡土的热爱和自己特有的修养与才情注入到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中,他们可谓中国城市规划的传道人、地方精神的守护人,城市艺术秩序的创造人。与文人一样,每个地方也都有技术熟练的匠人群体,他们往往支撑着一方的工程技术任务,形成独特的地方工程经验。匠人群体不仅包括熟悉具体技术的普通匠人,尤其是指“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即具有工程经验且能具体创作的建筑师。文人谋划立意,经营格局,匠师则巧心营建,固基赋形。
丰富多彩的地方城市及其精妙绝伦的建筑出自“文人”与“匠人”之手,使工程与人文、技术与艺术得到有机融合,可谓是中国式城市营造的大智慧。
本土文化基因渗透年轻一代
文化周末:您带领这些80后、90后学生在故纸堆里“寻珍探宝”,除了这套厚重的《图典》,您认为还收获了什么? 王树声:对历史文献的基础发掘是极其繁杂的工作,我们从具体的城市入手,逐个查阅,逐条梳理,下笨功夫,找有价值的内容。课题组的人员基本都是工科出身,大多历史文献功底薄弱,但阅读历史文献,弥补了以往大家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足。我和他们一样,故纸堆钻得越深越感到读地方志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领会了中国古代乡贤循吏为一方文化的传承和人居环境建设竭心尽力的精神,学生们再读钱穆、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等前辈的著述,就比以前容易理解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了。由此,我们再来认识中国本土城市规划,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学人就有了一种“根基”意识,自信生于心底,创新自有底气。
文化周末:这些学生后来有一部分毕业留校成为青年教师,《图典》的编纂整理工作对他们的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王树声:对于他们来说,有了现代规划的扎实基础,又有了本土规划传统的学习积累,这样就很容易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中国的规划问题,较好地把握城市规划的规律,进而做到古今汇通、中外兼得。最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些年艰苦而又快乐的工作,我认为本土规划的基因已经传到他们身上了,他们很多人已经能够自觉地去探索创新,他们的自觉和劲头也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规划设计过程中都在积极传承和创新,表现出相当的热情,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想,这一方面体现了我们中国本土规划的恒久魅力,另一方面更体现了青年人身上所特有的文化理想与担当。通过长期教学研究过程中的耳濡目染,他们所教的学生也都信服和重视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价值了,这当然不是一时冲动产生的好奇感情,而是确确实实地把我们传统中好的观念与方法融入设计实践。中国文化数千年而绵延未断,这与历代先贤都把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自己毕生事业与追求不无关系。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更要有先贤的那种精神,立足各自行业,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我想这是当代学人的责任,也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文化周末:“我们尤其不可顷刻忘记:建筑和都市计划不是单纯的经济建设,他们同时也是文化建设中极重要而最显著的一部分。他们都必须在民族优良的传统上发展起来。”梁思成、林徽因在一本书的序言中曾写下这段话。您怎样认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王树声:从本土城市规划的观点来看,城市乃“人心所寄之地”。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就是所谓的“人心”、“意义”和“理想”,这是城市凝聚人、激励人的感动处。中国本土城市规划善于把“人心”、“意义”和“理想”落实在物质空间里,“无形者易忘,有象者恒识”正是这个意思。城市若干承载这番意义的场所是一个整体脉络,生成了中国城市的人文空间格局,这是城市文化生命所在,城市境界皆从此生。现代城市往往重视功能结构和产业布局,对城市人文空间格局的设计关注不够,由于城市缺乏深刻的文化根基,自然也就缺乏那一番大意义了。我想,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我们中国城市都能寻找和设计出属于每个城市自己的现代人文空间格局,这既是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的文化启示,也是伟大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