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昌
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一、坚定的政治方向,崇高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信仰,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
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清醒。理论上不成熟时信仰往往易动摇。
毛泽东同志曾说:“陈独秀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后来干了什么呢?他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张国焘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一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了。”张国焘曾是一大主持人,理论上不成熟,导致1924年被捕后怀疑自己的信仰,他说:“在中国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我始终想不出个头绪来。”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习总书记讲过:“作为党章明确规定的内容,作为我们党一贯明确坚持的理想,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真有科学性的。”总书记接着说,“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实现,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共产党的坚定的信念必须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因此,理论上的成熟坚定才能使我们理想信念上更加坚定坚守。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经典文本和现实逻辑的互动中创立和发展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是丰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为了世界性的了。”这些一百多年前的科学结论预见解释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过程。
是真理就会跨越国界。《资本论》在欧洲持续热销;美国青年游行高喊:马克思是对的;法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韩国学者的《马克思问我哪里痛》;日本学者的《漫画资本论》《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中国学者的《伟大也要人懂》《一篇读罢头飞雪》等宣传阐释马克思著作的读物风行全球,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是科学就必须要真信真学,真信真学理论上才能进一步成熟,并为这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去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动摇、不背弃。高远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踏实努力的量的积累为积淀,共产主义是远大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
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精神上缺“钙”,理论武装不到位,就会得“软骨病”,就会信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思想,就会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看都看不见,信奉唯心史观,认为世界和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大到一个政党、国家,小到一个组织、个体,有了理想和方向,才能感召凝聚人;有了目标才能知道我们过去怎么来,今后怎样走。
革命先贤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就是为了理想信念,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一代代人持续努力,通过艰苦的量的积累,崇高理想一定能实现。
党员必须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理解,增强实现党的最高纲领的坚定性。同时,也要将信仰与个人修养结合起来,不断学习,反复修炼,脚踏实地,信守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做一个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在党章党规党史的深入学习体会中锤炼党性和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 党章党规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的经验智慧的凝结,代表全党的意志和利益,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纪律建设。不依靠铁的纪律就不能团结带领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一个不纯洁的乌合之众组成的党组织就无法实现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何谈理想信念,何谈精神追求?列宁曾说:“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
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有好的作风;有好的作风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最终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证明了这一规律。反之,就是蒋介石败退时的反思:“古今中外任何革命党都没有像我们这样颓废腐败,也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没有纪律,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早就应该被消灭,被淘汰了。”
重庆白公馆烈士们用鲜血和死亡换来了“狱中八条”。当年在延安山沟里,一批批进步青年“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没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真理力量,没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必胜信念,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党章、党规、党史就是苦难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结晶,时时温习牢记把握可以使我们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使我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
习总书记几次讲过,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人生成败。
因此,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只有理论上不断成熟才能帮助我们坚定、坚守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动摇和踏实苦干会催生理论的创新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