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大学学习的四年时间里,遇到过多位老师,其中有年长的教授,也有年轻的教师,他们虽传授不同的专业知识但却有着同样认真、负责、严谨、关爱学生的教学态度。在这些老师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教授我们钢结构设计原理的杨俊芬老师。
记得第一次听她上课时,我并不怎么喜欢她。因为她的普通话不标准,导致我听她讲课有些吃力。当时我觉得,我这门课算是完了。可是,经过几节课,在我逐渐适应她的发音后,我对她的看法完全变了,我发现她原来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杨老师教学态度十分严谨,她每次上课总会抱着一本写满教学内容的教案,可见她的备课有多么的充分,也可以看出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
现在很多老师喜欢借助多媒体授课,但是杨老师与他们不同,她主要还是用传统的教案和板书。在课堂上,她总会不厌其烦地把所讲内容写在黑板上,即使是课本上的定义,她也会边分析边将其写在黑板上来提醒大家注意。她的每一节课,黑板都会被“刷新”很多遍。我想,她写那么多字,胳膊一定会非常酸痛吧!曾经有同学问她:“老师,您上课要写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不用课件呢?用课件可以省去很多力气,又省时间,不是很好嘛?”老师笑了笑,回答说:“钢结构的力学分析是一门对理解性要求很高的课程,本来就比较难,而用课件就好像是在播放图片,一张张,很快就放完了,这样你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写板书虽然累,也很麻烦,但是只要能够达到让你们有时间理解我所讲的内容,那一切就都是值得的!”杨老师在回答的时候轻松而且自然,但我明白,在这轻松自然的背后是她手持粉笔在黑板上一板一板展现出的专注、严谨、辛勤。
杨老师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在上课的时候很少翻阅准备好的教案,举例子的时候她也是信手拈来,这不仅可以看出老师在备课时的用心,也可以看出老师的超高水平。在课堂上杨老师看起来很严肃,但其实她是一个十分和蔼的人。在课间,她会和同学们聊天,讲一些关于考研、求职、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帮助我们规划今后的发展。
就这样,杨老师凭着她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我们的一腔责任心,赢得了我们衷心的敬佩。我很庆幸,在我进入大学,在人生的重要时刻,遇到了这么一位值得我学习的出色教师。她用板书向我们传递知识,用认真、负责、严谨、真诚的态度诠释她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她是我大学里最喜爱的老师。
教师用心耕耘,用汗水灌溉,他们是世上最期盼我们心田能开出真善美花朵的人;讲台、粉笔、黑板就是他们人生的舞台;他们对我们的教诲不是无数的四十五分钟所能包含的,他们对我们的影响是一生之久;他们批改的不仅仅是作业,也是在修正我们前进的道路;他们窗前燃至深夜的灯,燃亮了多少童稚的希翼;他们的粉笔写下了多少人生的真谛,飞扬的粉笔灰染白他们的双鬓;他们不求回报,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上课专注的去听、去记,铭记谆谆教导,努力成才,正直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