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春秋笔法话春秋
——评《国史讲话:春秋》
  说起春秋,不经意间就会闪现出“礼崩乐坏,诸侯纷争”这八个字。春秋这两个字也许正象征着周王室风雨飘摇,各小国朝不保夕、朝生暮死的历史宿命。然而,作为现代史学大师的顾颉刚却用小说白描的勾勒、简淡明晰的语言、富于反思的推论、国别世系的结构、人物褒贬的品评、历史发展的视野重现了春秋乱世的现场。
  在开篇略述三代之后,他提纲式地交待了春秋以前的列国世系。这一思路明显受到国别体史书《国语》《国策》的著史风格。第二章所述的十二国世系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说明了西周以降各国先祖与王室血缘宗亲的亲疏远近、抑或建功臣子与君主的分封建国渊源。可以说它是考察春秋诸国关系的历史溯源的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讲话《春秋》与《上古》在春秋霸业的描述上,有很多交集重合。如果对照阅读,即可见出两者很似“经”与“传”的关系。《上古》的语言博约精到、整饬而富于历史散文的气质,它只梳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线索及史论观点。《春秋》则铺陈出历史场景中的人物形象,对话中的心理性格和历史发展的诸多细节质感,它更具叙事性。如在周郑冲突、郑庄公与生母、叔段的矛盾,反映出的更是对一种礼与法、情与理的反思。顾颉刚描绘了一个铁腕庄公,以蛮力凌驾周王、诸侯,成为早期霸主的雏形。
  他之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主,是因为他对成就霸业并无意识。作者在书中灌注了一种正统的“中原文化中心论”,华夏同化融合戎狄的历史发展观。这成为全书的历史发展观和反思的关键所在。衡量霸业的最重要核心标准即是“尊王攘夷”的政治愿景。如果中原诸国被少数民族统治,被南方楚国吞并,都将造成中原文化的后退与不存。顾颉刚描绘齐桓、晋文的霸业正是基于他们对中原文化的捍卫及整合政治势力的重要作用。反复会盟诸侯,并不是简单炫耀外交武功,而是增强了中原各国的“一体化”进程。它对于南方强楚、少数戎狄都是极大的震慑和阻拒。匡扶王室虽然不免政治作秀,然而却维系了周王的象征性权威和政治统治基石。春秋诸国间“讨伐”,联合与背叛,更多只是政治利益的转移变异。国家政治最终还是人性伦理的宏观放大。
  这里有齐桓与管仲的君臣合作,有晋文与群臣的流亡政治,也有秦晋之好的政治联姻。可以说,春秋就是当下国际政治关系的原型,国内政治既有当局也有反对派,国内政局总与国外扶持相关。重耳看重政治信义的发奋进取,秦穆公励精图治又带着机会主义的面孔,晋献公虽有宏图,却疏于治家带来祸乱,宋襄公的野心愚蠢并存,机械模仿的可笑,都成为跃然纸上的历史形象。
  作为疑古学派的一代宗师,顾颉刚看重史料本身的考辨和真伪,努力厘清信史与神话传说的界限分野。可以说,他的讲话既是晓畅形象的历史读物又兼具了世系表与脉络图等功能。《国史讲话:春秋》有小说的笔法、人物的形象,却不会虚构、演义与夸张。可以说,作者描述笔笔有来历,字字有出处,完美地将故事性与思想性结合,有史有论,有叙述有评点。读《春秋》,顾颉刚的春秋笔法,褒贬品评淋漓呈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政治强力的争霸,更有历史人物人性的冲突较量,历史大势的荣辱得失。(文/俞耕耘)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