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硕三年,终于盛夏”,这句话仿佛在提醒着我,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尾声。三年的光阴如风掠过指尖,转瞬即逝,却又如此深刻地烙下了我们与母校、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的每一天、每一刻。这些记忆如同一串珍珠,串联成了我生命中最闪耀的篇章,让人难以忘怀。
在这里,我得以借助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并参与了各种建筑、景观及艺术类的学术研讨会,从行业前沿到交叉学科,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们交流取经,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建筑强校所赋予的深厚学科底蕴。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参与者,通过这样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也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获得了显著的提升,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智慧的火花,这些经历无疑为我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在这里,我有幸成为张蔚萍老师的学生。张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引领我,更在生活中给予我无尽的关怀和鼓励。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能耐心倾听我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我宝贵的建议。有一次,我们在参与高水平设计竞赛时陷入困境,竞赛组的成员们对课题感到无从下手,张老师不仅耐心地倾听我们的竞赛思路,还专门抽出时间帮助我们理清逻辑,提出新颖独特的设计思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触动了我。
在这里,我有幸参加了学院的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会的主要成员,我有机会协助辅导员老师一起组织各类学生活动。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之余感受到校园的美好活力,还提供了一个让自己成长的平台。一起策划趣味运动会,一起负责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起前往云南协助招生,一起开展四六级模拟考试……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研究生生活,也为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在这里,同学之间的友情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我们一同学习、探讨、欢笑,度过了无数个温馨的夜晚。无论是深夜在一起通宵达旦地画图,一起在图书馆开展头脑风暴,还是在校园里悠闲地散步交谈,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让我珍惜不已。尤其是每当考试和比赛截止日期来临时,大家总是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这种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将会成为我记忆中最宝贵、最珍贵的部分。
即将告别母校,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深深不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不仅是我追求学术成长的沃土,更是塑造我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地方。在这里,我学到了知识、结下了友情并经历了宝贵的成长历程。这一切,都将伴随着我一生,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最难忘的财富。
感谢母校给予我宽广无垠的学术平台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让我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感谢老师们给予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引领我在学术的征途上不断前进;感谢同学们在我成长道路上的陪伴与支持。
离别虽令人惆怅,但也预示着新的起点。我将带着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我也期望学弟学妹们珍惜校园时光,勤奋学习,勇于追求卓越。
最后,我想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激之情,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求学阶段里,感谢你们给予了我无尽的关怀与帮助。不管未来我身处何方,我都会永远铭记这段美好的时光,牢记建大“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发扬建大“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以母校为荣,为母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