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
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建大力量
◇本报评论员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作出深入阐释、指导发展实践,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作为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驱动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高校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充满创新活力的学生群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能够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高校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能够开展前沿性、基础性的研究,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此外,高校还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高校,西安建大已具有“一条龙”的完整“建筑科技”学科链群,几乎涵盖城乡建设的所有专业,并延展到建设前端的材料、冶金、采矿、机械及经管、人文艺术等学科,形成“一链多群”的特色化发展格局。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更需要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找准“着力点”。
  一是要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当前,以人工智能、新材料技术、分子工程、石墨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为技术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加速演进。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等工作,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真正去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同时,还应加强与企业、政府等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还应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如低碳零碳建筑、绿色环保产业等,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新动能。
  三是要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交叉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等作用,大力培养交叉创新人才。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高校只有在当前新形势下找准定位,找好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自己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