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反映大学的精神风貌,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古代经典的影响,散发着浓浓的“经典”味。
以地处西北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来说,在长久办学过程中,凝练出“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其中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一词早见于儒家经典《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这句话被国人传颂两千多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我砥砺,发愤图强,影响可谓深远,自强不息遂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周易》在写作上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特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阐述了天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刚劲强健的特征,进而强调人们的主体自觉,把天所具有的刚健品格通过实践内化为人的品格。
如何做到自强不息?《周易》提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观点,并进行了如下阐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大意为:君子整天勤奋努力,晚上也警惕反省,即使面临危险,终究没有灾难。孔子说:君子要培育美德,建设功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为诚信修饰言辞,就可以积累功业。若有人知道目标并且实现它,可以与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兆头,若有人知道当止则止的道理并能做到它,可以与他共同努力保持事物的合理状态。这样就能在上不骄,处下无忧。所以君子随时保持勤奋警惕的状态,即使处境危险也能免除咎害。
国内不少高校都把“自强”作为校训的内容之一。例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兰州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笃实质朴的品格
“笃实”可见于《周易·大畜卦》彖辞中的“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大畜卦的卦象为天在山中,上艮为山为止,下乾为天为健。“刚健”是天刚劲健强精神的体现,“笃实”是山厚实静止精神的体现。大畜卦的《大象传》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意为:天包含在山中,象征大力蓄聚;君子因此多多记用前贤的言论事迹,以增进美好品德。另外,“笃实”一词也颇能切合坤卦所倡导的“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
传统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笃实质朴的品格。中国传统道德崇尚质朴,反对虚伪,崇尚实干,反对浮夸。在中国人的道德实践中“笃实”有多方面的含义,既意味着待人真诚宽厚,也意味着做事务实求真。
西安建大的校风是“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称为“四实”校风。诚实、扎实、朴实、踏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四实”校风可看作是对“笃实”校训的具体阐释,说明学校在为国育才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探本求源的追求
探本求源的科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必有之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罗列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涵盖宇宙与人生诸多方面,用文学化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探索精神。
《天问》开篇即对宇宙初始和昼夜等自然现象发出疑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此段大意为:远古初始的情形,谁能言说?天地成形前的样子,从何考察、明暗不分的时期,谁能探究?大气弥漫而无形,如何识别?昼明夜暗有交替,又是为何?阴阳交错,以何为本又如何变化?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的科学成就世所共知,没有探本求源的科学精神,又如何能取得各个领域辉煌的科技成就?
日日求新的观念
儒家经典《礼记》和《周易》中的“求新”观念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应有内涵。
《礼记·大学》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此段大意为:商汤浴盘上的铭文说:若每天能除旧更新,则天天除旧更新,不断地更新再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古老,但却禀受图新的使命。为了除旧立新,君子无不运用最高明的手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自警语,旨在激励自己永不懈怠,创新不已。《礼记·大学》吸收了该观点,并为它升华为我们整个民族的观念打下了基础。《周易》则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国人与时俱进、去旧立新、坚持变革的“革故鼎新”观念。创新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
对于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创新”观念宜作广义理解,其含义不止于一般意义上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有益于我们工作学习的新体验、新收获,无论大小多少,都属于“创新”。学习挖掘校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绵延不断,在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它所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生活以及个人修身都有涉及,比如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医对于维护国人的健康就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结合西安建大校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一致;“笃实”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有契合之处;“求源”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有契合之处;“创新”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实践观和认识观有一致之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相互成就。
第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以致用。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的兴趣愈加浓厚,而运用和发展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存在于经典中,也存在于校训,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运用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承载传统文化的校训给我们运用传统文化以有益的启示,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呈现在书本里和博物馆,而是要把经典和珍贵文物所表达的智慧和经验贯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我们要善于发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些“活”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中体悟先贤智慧,滋养身心,培植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