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秦岭,南靠巴乡,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是美丽的吉祥鸟朱鹮的故乡,是一届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奋斗的地方。来到洋县支教已逾半年,脚下踩的是祖国西部的壮美山河,映入眼帘的是淳朴亲切的洋县人民,耳畔萦绕的是鹮乡学子的琅琅书声。
2019年7月24日,我跟随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赴安康市岚皋县教育关爱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工作。提着行李走到村委会门口的时候,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叫住了我,面前的小女孩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我:“陈老师,你还会再回来看我吗?你还会做别人的老师吗?”“会的。”我这样答应女孩。就是这一刻,“支教”“志愿”“育人”……这一切就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扎了根,我和神圣的三尺讲台有了一个约。
从那以后,整个大学阶段,成为一名研支团志愿者像一个指路牌,在我前行的路上熠熠生辉。当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招募通知发布的第一时间,我便提交了报名表。无数个备战笔试的深夜、无数次面对空教室的试讲、无数遍自我介绍的修改,历经层层选拔,我和11位小伙伴一起,成为支教团的一员。
初识洋县城南学校,与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行政楼、教学楼、综合楼、多功能厅等鳞次栉比;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星罗棋布;操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训练基地上孩子们挥汗如雨。“一个个脱贫山乡沧桑巨变,贫困地区实现华丽转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西部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一句句曾经听过的讲话,一条条曾经看过的新闻,此时此刻响彻耳畔、跃然心上。
我任教的科目是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科学,我发现在我之前孩子们的科学老师都是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走进实验室的机会很少。我便利用自身理工科专业的优势,抓住一切机会带他们走进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科学的奥妙。每当我说出“下节课要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哦”时,孩子们总是振臂欢呼,一张张小脸笑得像花一样。通常,和他们一起完成科学实验是非常激动的,但有时实验课的纪律却常常让我头疼。小学生自制力差,他们进入实验室就像脱缰的野马回到了草场。刚制止了第一组同学乱开水龙头的行为,第二组的孩子就要未经我的允许点燃酒精灯。
看着眼前混乱的课堂秩序,我第一次发了火。“在实验室不听从老师指挥不仅破坏了课堂秩序,也是非常不安全的行为!”一顿教育之后,我带着全班从实验室离开以示惩戒。回班路上,几个“捣蛋分子”主动走到我的身边,告诉我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刚才行为的危险性。“老师,我知道错了,去实验室我不会再乱看乱动了,咱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去实验室上课吗?”孩子们用质朴真诚的目光,瞬间熄灭了我的怒火,看着他们越变越好的幸福和快乐,就在此时,我体会得格外深刻。
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起用简单的纸板和手电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喷发,用塑料瓶和马克笔制作我们的水钟。当有好几个孩子悄悄和我说:“陈老师,真希望你永远做我们的科学老师”时,深夜备课的疲惫,绞尽脑汁思考实验设计的苦恼全都烟消云散,这种幸福的感觉真奇妙!
除了担任科学教学工作,我还是一到六年级的朗诵社团指导老师。踏入朗诵社团教室的那一刻,几个洋县孩子把我团团围住,激动地问我:“老斯(师),咱们重(从)哪开始学朗诵?”我一边激动于他们对于朗诵的热情,一边为他们的普通话捏了一把汗。靠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读音显然不是办法,我想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每节社团课上,我都组织“绕口令比赛”,比谁读得准,比谁读得快。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的普通话提升不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和孩子们一起反复诵读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绝美诗句,鼓励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去看看比洋县更远更美的地方。“你是昂首高亢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朗诵《我的祖国》,树立文化自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让对党和国家的赤诚热爱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在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作为一名老师,我的一句关心可以让一个孩子铭记很久,几日耐心的教导都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点滴里,在小事中,努力成为帮助孩子找寻自我价值与树立理想信念的窗口,这也是我的理想和来到鹮乡的真正目标。一堂普通的科学课上,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位课堂的“旁观者”,“旁观者”不带书也不带笔,冷眼瞧着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我板着脸问他:“你的书哪去了?”没等“旁观者”回答,其他同学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是我们班的坏学生,语数英都学不好。”“旁观者”低着头默不作声,这时,我的心里充满了说不上来的难过。我开始深入了解这个孩子,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省打工,平常由爷爷照看他的生活起居。
那节课后,我对全班同学说:“小孙以后就是我的‘重点保护对象了’。”之后的每节课,我都关注他有没有带课本,有没有认真记笔记,看到他又开始双眼无神地盯着前方,我立刻点他回答问题。小孙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我都在全班“大肆宣扬”。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孙课本上的笔记比谁都满,回答问题的手举得比谁都高。一天下课后,小孙手拿一颗大白兔奶糖找到我,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最爱吃的糖果,我觉得你是我的老师,真好。”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想到之前的“旁观者”和现在积极努力的小孙,我好像明白了我来这里的意义。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曾经我无数次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能为这里带来些什么?”此时,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一根粉笔,一堂好课,哺育的是千百鹮乡桃李,守望的是来自祖国西部的万千期盼。作为一名研支团志愿者,我要用实际行动赴一场与讲台的约,在三尺讲台上坚定为祖国西部的好苗子培好土、施好肥、浇好水的信念,尽我所能在西部计划服务中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
“上课,起立,老师好!”就让我们的故事从秋天开始,让爱与希望在朱鹮之乡延续……
(作者系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