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坚持“十个不能丢” 奋力开创“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委书记 朱晓渭
  过去的一年很不平凡,面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和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体建大人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凭着龙腾虎跃的干劲、敢入虎穴的闯劲、九牛二虎的韧劲,书写了建大“双一流”建设的新篇章。学校在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创新等很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成绩可圈可点、令人鼓舞。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与我们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长远奋斗目标相比,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决不能小得即满、小富即安,要放眼长远,拿出更为坚定的行动,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们常说,世界上有“两个建大”,一个是位于西安的现实中的建大,一个是30多万校友撑起来的社会中的建大。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还有“第三个建大”。这个建大,就是每个建大人梦想中的未来的建大,就是那个进入“双一流”、实现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那个建大。如果说过去的建大是值得骄傲自豪的,现实的建大是值得珍惜奋斗的,那么,我们梦想中的建大,是值得我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拼搏追求的。为了实现更高更远的奋斗目标,我们务必要做到“十个不能丢”。
  第一,崇高的理想不能丢。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高等学校,理想信念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必须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才。概括起来讲,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开新局谱新篇,我们要弘扬建大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殷殷嘱托,始终高举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为建设美好健康的人居环境而不懈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办学治校的“定海神针”、力量源泉,不论任何时候,不管多么艰难,这一点必须牢牢坚持,毫不动摇。
   第二,坚定纯洁的党性不能丢。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提高党性觉悟”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是铸魂育人的事业,教育工作者更应讲党性。当前,学校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我们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还有差距。办大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体建大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胸怀天下、心怀人民、心系建大,讲政治、顾大局,重实绩、比奉献,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小家”融入“大家”,紧盯难点、痛点、堵点,一项一项研究、一件一件攻克,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凝聚起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力量。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新征程上推动建大振兴,实现“双一流”目标,我们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树牢系统观念,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全面和重点、当前和长远、内力和外力、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自觉把学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审视,放在高等教育发展大势中审视,既要只争朝夕,抓好正在做的事情、解决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持续提升各项办学指标,增强发展信心,又要保持定力,树立远大目标,加强战略规划,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既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应,又要善于向外拓展,借势借力,为我所用;既要为建大这一域增光,又要为陕西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添彩。
  第四,勤奋学习的态度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创造辉煌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承担着振兴建大的历史使命,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本领不强,那就要耽误大事。建大的干部一定要“静下来”,我们工作生活在大学校园,成天和专家学者打交道,读书学习的条件得天独厚,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建大的干部一定要“沉下去”,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师生意见,集众智,聚众力,绝不能在办公室想当然、拍脑袋;建大的干部一定要“走出去”,跳出建大看建大,爬到圭峰山顶看建大,向优秀学习,向先进看齐,绝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建大的干部一定要“干起来”,干部就是要干字当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在“双一流”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巩固提高。今年,省委、省政府已经部署开展“三个年”活动,我们要积极认真落实,把干部的作风能力提升起来,上一个大台阶。
  第五,建筑科技的特色不能丢。我们要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争创一流,必须有自己独到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建筑科技的学科特色,这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发展的“压舱石”。作为具有百余年学术积淀的历史名校,经过一代又一代建大人的精心建设,我们的建筑、土木、环境等特色优势学科实力更加强劲,相关学科也都稳步提升,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俗话讲,一招鲜吃遍天。我们看国内那些顶尖级的综合性大学,他也不是什么学科都强,总有若干特色优势学科在引领支撑。围绕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持续打造更高层级的建筑科技学科链群,让我们的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同时也带动学科整体实力的跃升,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我们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为实现“双一流”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自立自强的志气不能丢。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到了延安,随后到了红旗渠,再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建大的发展历程看,划转地方以后,客观讲我们能得到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大家都能深刻感受到,资源的有限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多年来,学校一次次在困境中崛起,关键是我们有一股子不认命、不服输、不甘居人后的劲儿。大年初四,我们举行了校友新春茶话会,校友们就对建大校训中的“自强”这一条体会尤其深刻,对我们“学术立校、自强报国”的办学理念十分认同。实现“双一流”目标,是振兴建大的关键,我们没有退路,因为国家的政策就是向“双一流”高校倾斜。换句话说,进不了“双一流”,我们就是二流,这是我们绝不能接受的。天助自助者,一流不是别人恩赐的,不能等靠要,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依靠顽强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第七,苦干实干的劲头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春团拜会上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双一流”不是敲锣打鼓、欢欢喜喜就能实现的。道路有千条万条,建大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苦干实干。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全体建大人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目标远大、使命在肩,不能因为学科评估有了突破、国基金过了90、升学率提高几个点,就滋生任何骄傲自满情绪,我们绝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一鼓作气、乘胜而上,在历届领导班子、历代建大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开对方子、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又要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工作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落实。我们既要对大事心中有数,也要把大事细化为一件件小事,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为全局目标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第八,改革创新的精神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俗话讲“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去年,我们抓住“一章八制”这个核心,抓住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这个关键,修订了学校章程,修订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修订了学院考核办法,推进团队岗位聘任,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科交叉创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深化改革总目的,就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活一池春水”,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道路上行稳致远。
  第九,“四实”校风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四实”校风是我们建大办学的鲜亮底色,是我们在百余年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在校友新春茶话会上,校友们有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我们建大培养的学生都是从基层、从一线扎扎实实一步步做起来,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建大烙印,那就是“四实”校风。全体建大人一定要当好“四实”校风新传人,将其熔铸到血脉,内化为自觉,真正做到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一切从建大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能虚无缥缈、不着边际,更不能文过饰非、只报喜不报忧。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实践实干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问题有没有真正解决、情况有没有明显改观、工作有没有实质性提升、师生是不是满意、常态长效机制是不是形成,作为评价检验工作好坏的基本标尺,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第十,廉洁自律的底线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底线。这几年学校经费在稳步增长,但我们花钱的地方更多,完成草堂校区基本建设还要花大钱,经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每一分钱都要用到刀刃上,不能有丝毫的跑冒滴漏。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形象。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员领导干部务必要警钟长鸣、管好自己、管好分管领域、管好身边人,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艰苦朴素、清爽硬朗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氛围,保证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认识建大肩负的办学使命,始终高举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坚持为未来建筑科技创新和美好健康的人居环境建设不懈奋斗。新的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聚焦“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实施“11445”发展新格局,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聚力攻坚、开拓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开创建大“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