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要做就做“大先生”——寄语建大青年教师
◇党委书记朱晓渭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学校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这是我们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狠抓“人才跃升工程”,实施“学术拔尖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体建大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要做就做“大先生”》,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的要求,时代有这样的呼唤,“双一流”建设有这样的需要,我们建大有这样的积淀,教师成长要追求这样的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在一系列考察、讲话、批示中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六种素养”等要求,表达对培养优秀教师的殷切期望。2014年教师节前夕,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8年5月2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2021年4月19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今年4月25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对广大人民教师的殷切关怀,为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校之初,以刘鸿典、陈叔陶、陈绍蕃等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大家,执教杏坛,传道授业,他们以高尚的人格操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超的育人本领,为新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奠定了建大的声誉,成就了建大的辉煌,也为建大教师树立了光辉典范。并校66年来,学校培养了11名院士,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30余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高等教育百舸争流,我们面临着前甩后追的严峻形势。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们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双一流”突破,靠什么?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师,我们必须拥有一支特色鲜明、实力雄厚、水平高超、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有专职教师1899人,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251人,占全体教师的65.88%。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近年来,广大青年教师继承老一辈建大人的光荣传统,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扎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搞教学,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术成果的产出、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青年教师承担了学校绝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大家克服两校区办学带来的不便,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有的老师在草堂上完课饭都顾不上吃,又要赶到雁塔校区上课,从早到晚连轴转,一些老师甚至发出了“疲于奔命”的感叹,但大家仍然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充分体现了建大教师爱校、荣校、强校的责任担当,涌现出了王登甲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另外,我们这次获准了两个“优青”,这是学校近十年来的重大突破,一个是冶金学院的王文老师,一个是材料学院的王艳老师,他们以实干实绩为建大赢得了荣誉,是建大青年教师的佼佼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一句话,学校党委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付出和贡献是充分肯定的、是满意的!但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使命、新目标,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教师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结构还不够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2.82%,副高以上职称的占50.02%,正高以上职称只占15.9%,博士和高级职称比例整体偏低;高层次领军人才总量仍然偏少,有些学科专业缺乏带头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个别专业生师比达不到国家要求,有的专业甚至连教授都没有;教师队伍整体学术水平不够高,有竞争力的学术创新成果还不够多、影响力还不够大,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下大力气解决。今天,我们举办这个培训班,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可谓正当其时,很有必要,意义深远。
  借此机会,我给参加培训的各位青年骨干教师,也通过大家向我们建大的全体教师提几点希望,和大家共勉。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毛泽东同志在为陕北公学成立时的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他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送给陕北公学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是对高校教师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殷切期望,也是高校教师要始终不渝坚守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学校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是建大的光荣传统。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首届毕业生题词“记住毛主席的话,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先生,90多岁高龄仍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撰写心得体会和对钢结构学科的建议。陈先生常说:“我这一辈子,只是做了一些踏踏实实的工作,欣慰的是,我的路走对了,我这一生,无怨无悔。”李安桂教授团队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疫情防控最困难、最紧迫的时刻,利用其科研成果有效阻断了新冠病毒在大厅及病房空间的传播。作为新时代的建大教师,我们要以前辈先贤为榜样,大力传承弘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增强“四个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
  第二,树立雄心壮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建大的教师,要做就做“大先生”,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有这样的自信和底气。我上次在新任处级干部培训班上讲过,干事创业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建大干部就是要有一个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态度,要涵养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同样,建大的教师,也要有一个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态度。我们干教育、当教师,既要有默默无闻的恒心,又要有轰轰烈烈的雄心,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大家想想,老一辈的建大人,他们当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比我们今天要艰苦得多,很多老先生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中度过,但不管如何艰难,他们始终不易其心、不改其志,潜心教学科研,矢志科教报国,力争上游,勇攀高峰,终成一代大家,奠定了我们建大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根基。我去校史馆看,经常在前辈先贤的名字和照片前伫立良久,想着他们走过的路、受过的磨难、作出的贡献,感受着他们的志向、格局、境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教师发展的环境、条件比过去要好太多,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理应有更远大的志向和作为。大家要经常想一想,和我们的前辈比,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能给历史留下什么?当前,仍有少数青年教师躺平佛系、小富即安、得过且过,这是没有出息的,建大的教师绝不能这样!大家一定要立雄心、树壮志,我们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研究大学问、产出大成果、培养大人才的“大先生”,必须有这样的理想和目标。
  第三,强化师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长期以来,学校通过完善制度和示范引领,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先进典型。陈绍蕃先生在弥留之际,还惦念要给学校做点贡献,要为学生留下点什么,于是他将所留书籍全部捐赠给学校,捐赠5万元给图书馆,还将公积金10万元以及去世后的所有稿费捐赠,成立了陈绍蕃教育基金,资助众多学子,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最后一份光和热。93岁的潘鼎坤教授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讲授传统诗词,一句“我们做老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感动了无数人。以刘加平院士为代表的建大三代学人,立志盖出“靠太阳就能取暖”的房子,牵头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却将30万元奖金全部捐回西藏用于扶贫,等等。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师德风范就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高度,就是一所大学的境界格局,就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师德师风还存在一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管理不到位、制度没落实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的责任没有夯实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篇论文,做好每一个课题,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学风。这个问题我大会小会讲,今天再次强调,是因为学风和师德教风密切相关,学风出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风还不够优良。去年以来,我们下大力气抓学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学风依然堪忧。我和树声同志带头,多次深入课堂听课,发现学生上课看手机、玩游戏、睡觉、不专心听课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也存在教学互动少、吸引力不强、对学生要求不严等问题。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首先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学风的问题,要作为我们师德师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迎接审核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全校上下齐动手,坚持不懈地抓。广大青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力军,一定要高度重视学风、高度重视课堂,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这是教师的良心和责任,要通过好的教风,带动学风根本好转。
  第四,提升学术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教师要研究真问题,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建大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以一种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发展,深刻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命运。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分析学校发展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成功经验,聚焦“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构建“11445”发展新格局的顶层设计。“11445”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学术能力建设。学术能力从哪里来?就来自广大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术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先锋军,对大家来说,这既是压力,也是责任。作为一所学科积淀深厚的大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建大人的传承创新和接续奋斗,我们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一些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但对照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仍有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有的教师加强学术能力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感不强,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习掌握不够,甚至多年都没有更新教学课件;有的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不重视科学研究,多年不申报一个课题、不发表一篇论文,等等。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要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必须把科研搞好,否则只能照本宣科,只能数年如一日地给学生传授一点一成不变的教材上的知识。学生可以理解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的学识浅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大先生”。我们国家大学历史上那些知名教授,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哪一个不是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正是这些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培养的学生成就了我国大学的辉煌。我们学校的陈绍蕃教授,耄耋之年仍时刻关注着国际钢结构科技水平的最新进展,每年都有论文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离世前先生长期卧床养病,但他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却从未停止,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他就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执笔,看看文献,改改论文。老先生尚且如此,青年教师正处在学术成长的黄金阶段,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学术人生虚度。
  第五,真心关爱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大学老师来讲,关爱学生,一方面要从严管理教育,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现在,有学生反映,老师上完课就走,学生有很多问题,但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有的课后答疑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有的研究生导师甚至一年跟学生见不了几次面。这怎么实现灵魂的碰撞?怎么实现教学相长?我们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实施立德树人“千问千答”工程、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等,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富理想、最富幻想、最富梦想的一个群体。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初出茅庐、涉世不深,最可贵的就是那股锐气、朝气,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咱们在座的各位都曾经是大学生,对此都有深刻感受。回想一下,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没点儿理想、没点儿幻想,甚至没有点儿“小野心”、没有点儿“小狂妄”,将来就成不了大器,顶不了大用,而大学应当允许青年做梦、激励他们梦想成真。因此,对大学生中冒出来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人物,搞那些眼花缭乱的活动,只要不妨碍大局、只要不离经叛道,我们不妨多点儿忍耐、多点儿宽容。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六,矢志苦干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选择了教育事业,选择了教师职业,意味着我们要能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作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学校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徐德龙院士30多年如一日,紧盯水泥生产技术难题,通过理论性、前瞻性、原创性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水泥生产工艺和水泥产业的绿色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刘加平院士长期致力于为八亿农民建好房子,从黄土高原的窑洞改造到雪域高原太阳能采暖,从长江上游云南彝族生土民居设计到地震灾区生态家园重建,实现了生态民居建设的重大突破。校长王树声教授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历时12年整理出1400座古城的“规划经验”,编著完成《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18卷),填补了城乡规划研究领域的空白。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康振生教授,以攻克小麦病害为己任,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小麦条锈病研究工作,经过近40年的刻苦攻关,研发出了针对性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一套多病害绿色防控体系,攻克了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大青年教师要以他们为楷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的耐性,坚定如初的热情,坚持到底的勇气,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肩负起高校教师的历史责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各位老师,同志们,如果说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部宏大乐章的话,那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就是这部乐章的“主题曲”。我们要讲政治。准确把握新时期知识分子特点,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引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我们要强顶层。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发挥好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一批国内顶尖的学科领军人物和青年学术英才。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突出质量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推动各类人才“帽子”、人才称号回归荣誉、回归学术本质。我们要优环境。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既要让他们在重大科技攻坚前沿经风雨、见世面,更要像育苗那样百般呵护、舍得投入,为青年人才成长搭梯铺路架桥。要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搭建发展平台、夯实发展基础,打通青年教师成长通道。要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让各层次人才有希望、有动力、有实力成长为顶尖人才,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我们要选良才。作为大学领导干部,我们要有求贤若渴、惜才如命的职业天性,不仅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更要有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我们的远见卓识,不仅体现在选用那些“千里马”,还要不惜力排众议启用几匹奋发有为、潜力巨大的“黑马”乃至“偏才”“奇才”“怪才”。不仅要对既成人才给予尊重和重用,更要对那些暂时“深藏匣中”的人才给予大胆提携,敢于进行一点儿“风险投资”,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动局面。我们要守底线。对教师队伍中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事情,任其蔓延,势必会对学生形成错误引导,势必会败坏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势必会伤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对这些错误言行,该谈话的要谈话,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理的要坚决处理。
  各部门、各学院、全校各方面,要牢固树立尊师重教理念,满腔热情关心教师,积极为教师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用心用情解决好教师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作为管理者,管理就是服务,不要想着当官做老爷。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没有教师、没有学生,要我们做什么?教师有地位,大学才有希望。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方面资源要更多向教师倾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我们建大发展的根基就会越来越好。
  老师们,同志们!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建大振兴。实现“双一流”目标,建设丝路国际建筑科技新高地,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党委对广大青年教师寄予厚望,希望大家只争朝夕,苦练内功,志存高远,砥砺奋进,在新时代建大振兴的新征程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本文为党委书记朱晓渭2022年7月18日在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有删节)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