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9年3月,住建部与我校共建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2019年10月,我校师生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学生在结构工程与抗震重点实验室上课。

研究生毕业时刻。沿线学科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建筑科技新高地。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构建了“四梁四柱”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明确了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加强“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交叉融合,努力建成丝路沿线学科门类最全、培养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建筑科技新高地。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搭建“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省级一流建设学科、省级一流培育学科”四个层次学科横梁,统筹推进“优势学科超越、特色学科振兴、新兴学科跨越、基础学科崛起”四类学科建设,构建了“四梁四柱”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明确了“以学科方向凝练为核心、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学科平台为支撑、以学科集群为突破”的“四位一体”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建筑学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兼博士后流动站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ESI全球排名中,工程学已进入前3‰,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坚持推动建筑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进入学科评估A档,加强“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交叉融合,努力建成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