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承孝(1897—2003),字永言,江苏省吴县人,我国内燃机和汽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系。192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44年起任西北工学院院长。 1938年7月,重庆教育部陈立夫令西安临时大学所属各院分别成立独立院校,令在陕南的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大学工学院与在四川三台的东北工学院和在甘肃天水的焦作工学院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校址仍在城固县的古路坝,由四校原院长和胡庶华组成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原北洋工学院院长为李书田,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为张贻惠,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为王茂春,焦作工学院院长为张清琏)。筹备组组长为李书田。筹备工作实际上都由李一人主持。当时师生员工抗战情绪甚高,都想努力工作为抗战贡献力量。东工、焦工师生奉命迅速于城固集中。
1938年10月,西北工学院在古路坝开学,秩序井然。不幸开学后校内流传着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又因李书田办事不与筹委会商量,多少有点独断专行,并且说话时不自觉地流露出看不起焦工、东工师生的神情,北洋学生也有自高自大的表现,这些都影响了团结,加之平大工学院师生也不了解李之所为,这样逐渐形成了三校师生与北洋对立的局面。我曾劝过李书田,但他不听,对立的情绪愈演愈烈。大约在1939年2月,学生冲突起来,当时李书田不在,我听说后与北洋教授周泽书(我与他都是西工教务委员会委员)商量后,急急去现场劝阻。我去平大学生一边,周去北洋学生一边,劝他们回宿舍去。李书田回来后大怒,当晚将北洋全部学生迁到离西工院部约4里远的左家湾居住,自己也迁到左家湾办公,并下令全院停课,开除3名学生代表。这样就激起一场大风潮。
1939年3月,李书田率领北洋学生南下,但北洋师生随去者很少。一行南下到四川广元,重庆教育部派人到广元阻止前进。不久又令赖琏为西北工学院院长,派曾养甫(北洋大学校友)随同赖琏去广元劝导学生回陕南上课。在接受北洋学生回陕的两个条件后,学生随即回到城固。从1938年8月以后,北洋工学院教师大部分仍留在西工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