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一往无前青春无悔
◇王若溪(建科学院)
  当我第一次向你说出自己的名字,道一声“你好”,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有一场旷日持久的相遇就要开场。
  慢慢地,我的思绪似云雾般飘远,开始漫步、徘徊、独行。我想到高尔基《我的大学》里面令人绝望的条件,想到那个年代,再看看当下,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常常幻想着,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我会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会碰见什么样有趣的人,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我慢慢回想着那天的温度,那天的太阳,以及空气中漂浮的光芒。你在云雾中向我招手,一张张青涩的面庞,晨雾般迷蒙的心绪,充满诗情画意的幻想,这就是我的大学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大学时光有限,以有限的时间去做无限的事情,这不是另一中角度上的虚度吗?
  经过思考,我的困惑有了答案。大学是打牢根基的黄金时期,是成就梦想的大好年华,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的时节!成长于今天的我们,青春的色调多彩斑斓,青春的热血化成笔,化成枪,化成铁锤砸碎黑暗,化成镰刀收获光芒!
  用心触摸和感受建大的沧桑巨变、风雨兼程。60多年来,学校一代代的师生秉承“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艰苦创业,砥砺前行。“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教授90多岁高龄仍然在撰写学术论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徐德龙院士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绿色建筑专家刘加平院士两度获得“世界人居奖”,致力于为8亿农民造“好房子”;还有王小东院士、侯立安院士、雒建斌院士、孙博华院士……我相信,在这所校园中的每个人都将会在这所有历史、有情怀、有大爱、有突出贡献的大学里,追随大师足迹,弘扬西迁精神,勇担发展使命,以奋斗之我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之歌,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定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努力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珍惜在建大的时光,树立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认真学习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正属于我辈儿郎,初出茅庐、不惧艰险。热血永存,青春不减。也许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可我们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也许世界并没有那么浪漫,可我们拥有温柔的心境。也许世界并没有那么诗意,可我们拥有为之奋战的力量。抹去了年少的无知懵懂,存留了赤诚的初心依旧。不再抱怨、不再空想、不再犹豫、不再迷茫,以年轻的姿态一往无前、所向披靡,这才是我们的大学,以年轻的姿态唱响属于你我的热血无畏、青春无悔,这就是我的大学!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