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宿舍变课堂 帮扶共成长
我校“朋辈导师制”引领学风新气象
  本报讯(记者 雷茜) “不仅课讲得好,而且生活上也很热心,遇到这样的‘小老师’真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一大幸事!”谈起同学院的“朋辈导师”梁喜源,我校机电学院大四学生李家赓赞不绝口。
  梁喜源是我校机械类专业大四学生,连续三年学习成绩位列专业第一。从大一开始,他便主动向同学们分享课堂笔记,组织考前答疑及模拟考试等。大三下学期,考虑到很多同学专业课难度较大,梁喜源将课程辅导固定在自己宿舍,“周一到周四每晚10点开课,讲课时间2个小时,最多时有20位同学来听课”。因其专业基础扎实、讲解细致认真,“宿舍小课堂”逐渐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蹭课”。
  在西安建大,像梁喜源这样的“朋辈导师”还有很多。朋辈引领,亦师亦友。他们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成长历程、生活经验,甚至还有交友方式等。同学之间优势互补、互助成长已成为校园里的新气象。“给同学们提供帮助的同时,自己也巩固了知识。”更让梁喜源们感到高兴的是,“朋辈导师”让自己在帮扶他人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除“朋辈导师”外,学校还实施了“学业导师”“校友导师”等,它们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业导师”实行聘任制,即遴选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帮助每一名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在选课、专业学习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激发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这个‘小白’对专业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鲁梦梦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名大二学生。大一刚开学,她就有了自己的“学业导师”——学院副教授高波。过去一年,她不仅收获了学业方面的建议,还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科创赛事。
  此外,针对部分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动力不足等问题,学校还聘请“校友导师”“现身说法”,在职业规划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榜样引领成长。目前,一股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优良学风正在校园里形成。仅2021年,学校评选出学生标兵16人、标兵班14个、标兵宿舍14个,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诸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总结、凝练学风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将专业指导与学生自我成长相结合,充分发挥好‘朋辈导师’‘学业导师’及‘校友导师’的作用,努力营造优良学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健说。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