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的教学法活动
教研室每两周开展一次教学法活动,平均每学期开展8次,内容包括教学文件学习、课程讨论、专业建设、培养方案修订、讲课比赛内容讨论等各个方面。通过教学法活动及时发现、讨论并解决教研室进行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及时传达学校相关教学要求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第一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18年教研室配合学院完成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复评。在专业复评后针对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评价、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通过学生评教、教研室教师互相听课等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教研室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多次整合与调整建筑材料系列课程,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使建筑材料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内容更符合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三、系统的教材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计划的指导下,教研室已完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已出版了《土木工程材料检测原理与技术》《混凝土外加剂》《新型建筑材料》《混凝土工艺学》等教材,近两年完成编写并出版的教材有《建筑材料管理》和《建筑材料》。四、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
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土建行业及建材行业,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检测、建筑材料的销售与应用、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等。教研室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调研相关行业,访谈行业专家及毕业学生,不断调整培养方案。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建筑材料系列课程的系统性更强,知识结构体系更合理,更能满足建筑材料专业方向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能在建筑材料及其相关领域从事产品与技术开发及技术服务、材料营销与管理、材料性能检测与选用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教研室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SRT),同时将科研中所获得成果和经验用于指导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并屡次获奖。五、老教师助力青年教师的培养
教研室坚持并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任课资格审核制度、教学小组负责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教研室有几位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近几年累计获得“优秀主讲教师奖”8次,并且其中一位在2018年获评陕西省教学名师,这几位老教师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青年教师通过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方法,剖析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再通过研讨交流,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教研室青年教师屡次在全国及学校的各项教学竞赛中获奖,曾获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学校微课大赛一等奖1次,学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次,学校优秀教案一等奖1次,并且获学校教坛新秀1次、学校优秀主讲教师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