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
“西安建大,我们来了!”
——我校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侧记

  经过查看二维码、测体温、行李消杀、身份核验等诸多环节后,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睿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乘坐校园摆渡车前往自己所在的学院报到。
  9月4日、5日,是我校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的日子。5067名本科新生将在风景如画的草堂校区及历史厚重的雁塔校区开启大学新篇章。

情系新生 多项举措暖人心

  来自信控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芷谊是2021级本科生中第一位来校报到的,也是“来校历时时间最长”的学生。由于来自台湾,陈芷谊来校过程颇为周折。她先在上海独自隔离了14天,然后在西安酒店集中隔离7天后,又在校医院隔离了7天。
  考虑到陈芷谊进校时本科新生还没有正式报到,学校专门为她安排了一间宿舍,等到班里其他女生进校后再调配宿舍。4日、5日两天,陈芷谊还主动申请作为学院的迎新志愿者,为同学们提供帮助。“草堂校区很大,非常好看,生活也非常方便,老师对我也非常照顾。”谈及对大学的初印象,陈芷谊赞不绝口。 
  来自安徽的19岁女孩贾代溪今年以592分的成绩考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因双腿不能行走,学校专门给贾代溪安排了一间宿舍,并让母亲过来陪读。为了方便贾代溪出入,学校专门为她定制了单人床。此外,学校也为贾代溪母亲安排了较为自由的宿舍楼管工作,既方便照顾她,又可以补贴母女二人的日常生活开销。“学院还会安排辅导员、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等成立帮扶小组,对贾代溪四年的大学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公共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同学,我帮你拿!”“请在这边排队坐车。”在新生开学报到现场,1300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不厌其烦地为学弟学妹解决各种问题,耐心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好评。
  “希望我们志愿者的服务给新生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他们感受到建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也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志愿者刘少炜说。

服务家长 60小时直播不间断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进校后情况以及入校后学习、生活情况,党委宣传部专门策划在学校东大门设置了一个80平方米的大屏幕,通过多个校内媒体平台以及社会媒体平台对学生报到情况进行直播。
  “我们专门策划了长达60小时的大直播,主要介绍学生报到的流程、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并邀请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院长、基础课教师、辅导员、校友企业等做客直播间为家长、新生一一介绍学校的各种政策、学习方法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我们送给大一新生的一份‘成人礼’。”学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瑞龙介绍说。
  “有这么多志愿者热心迎接,我们也通过直播看到了孩子入校后的情况。虽然没能送孩子进去,但是很放心。疫情过后一定要到学校看看。”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薪火相传 建大精神一脉承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迎新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学校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校庆。在迎新现场,记者看到,关于庆祝建党百年以及学校校庆标识,校训、校风的标语等随处可见。部分学院还给学生赠送了《苦难辉煌》《为什么是中国》等阅读书目。党委宣传部专门录制了《建大校史十分钟》栏目,并通过新生开学大直播播出。
  “没来校时就通过网络、微信等看了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看了《建大校史十分钟》后,我对校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几代建大人自强不息、孜孜以求、追求卓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为自己是建大的一员而自豪,也希望自己能在建大学有所成。”建筑学院一位大一新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教育引导广大新生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强化建大人的使命担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健说。

学在建大 专业教师来支招

  “把学生领进门,让他们感受大学的暖心举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导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在大学苦练内功、学习新知。”在今年的60小时大直播中,党委宣传部专门邀请学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等做客直播间,对新同学们可能遇到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高等数学’是绕不开的一门课,希望同学们一要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二要学会管理自己,及时预习、课后认真复习……希望各位同学在大学期间各种能力是单调增加的。”理学院燕列雅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
  文学院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王玮薇老师向大一新生介绍了英语单词科学记忆方法以及大学阶段英语的学习方法等,寄语大一新生要“把预见变为现实”。
  老师们的宝贵经验给大一新生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希望所有的本科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策划、组稿:《西安建大报》学生记者团 
  采访陈了、杨晨蕾、徐藤爽、郝蕾、王若溪、 岳欣怡、杨文慧、宋欣旖、樊腊梅等

版权所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