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讲故事》
人民日报评论部
人民出版社
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从远古篝火旁的民间传说,到如今电影院的影视大片,叙事与传播对每个社会而言都不可或缺。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而善讲故事几乎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
同样,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风格的鲜明特色。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
《习近平讲故事》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109则故事,跨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海内外数万里,将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贯通其中,承载了总书记对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思考,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书中内容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家的全球视野、思想家的前瞻思考、改革家的历史担当和实干家的为民情怀,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独特魅力,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其思想精髓。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同时也是我们宣传人和新闻舆论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典范和在宣传思想领域改革创新的生动榜样。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能体会其看问题的深邃眼光、讲故事的高超技巧,进而思考新闻工作者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
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赢得更多听众、产生更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以巧妙高超、生动形象的叙事技巧,易懂、易记、易传播、易接受的讲述方式,为我们率先垂范作出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凝聚共识、解惑释疑,用“暖而新”“真而切”“细而微”的形式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把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这是习近平讲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原因所在。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故事,精彩的中国需要精彩的讲述。好的中国故事全世界都愿意倾听。这也启发我们,作为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讲好建大故事的时候,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入耳入脑入心的方式讲清道理,宣传展现好学校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学科研之优势、大学文化之精彩,等等。
2020年,西安建大“被”你暖到、迎接首位湖北籍博士生返校等疫情期间的报道,都是通过小切口、小事例的生动讲述,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又产生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我们通过学习《习近平讲故事》的方法理念,不断创新宣传观念、宣传手段,不断提高传播能力、引导能力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向外界展现更加真实丰富、更加生动精彩的建大,定会不断凝聚起数万建大师生校友的人心,汇聚学校“创一流、建百强”的发展共识和前进动力。
(文/王俊、雷茜,本文为机关党委第二届“我是讲书人”比赛讲稿,题目为本报所加)